时间: 2025-04-26 14:53: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53:21
寄语庵前抱节君,与君到处合相亲。
写真虽是文夫子,我亦真堂作记人。
这首诗是我寄给庵前那位坚守节操的朋友的,希望与他在各地相互亲近。虽然我所描绘的只是文人墨客的风范,但我其实也是真心实意地记录着这一切。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歌、散文、词等作品广泛流传,对后世影响深远。苏轼面临政治风波,曾多次被贬,但始终保持乐观态度,作品中常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人的深情。
这首诗作于苏轼晚年,反映了他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和对理想人格的追求。苏轼在庵前隐居,心境宁静,通过对朋友的寄语,表达了对高洁品德的向往。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传达了深厚的情感。开头的“寄语”二字,便表明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与祝福。苏轼在这里不仅仅是写朋友,更是写自己心中的理想与追求。诗中提到的“抱节君”,体现了对朋友品德的赞赏,同时也反映出苏轼对社会风气的忧虑。在与朋友的相处中,苏轼希望彼此能够在理想与追求上彼此相亲相近,形成一种心灵的共鸣。
而“写真虽是文夫子”,则隐含了对自身身份的思考。苏轼并不单单满足于文人的身份,他希望能够成为“真堂作记人”,这表明了他希望以真实的自我记录生活,以平实的态度面对世界。整首诗流露出一种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真情的珍视,既有对友人的深情,也有对自我的反思。
整首诗表达了苏轼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反映了他对理想人格和高洁品德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思考与记录。
苏轼在诗中称赞朋友的什么品德?
诗中提到的“真堂作记人”意指?
诗中提到的“抱节君”是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