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14: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14:30
《池上二首》
小池新凿会天雨,一部鼓吹从何来。
有蟾正碧乱草色,时泅出没东南隈。
井干跳梁亦足乐,洞庭鱼龙何有哉。
能歌德声莫入月,清池与尔俱忘回。
池上新年有荷叶,细雨鱼儿噞轻浪。
男儿学易不应举,幽人一友吾得尚。
此池便可当长江,欲榜茅斋来荡漾。
《池上二首》可以理解为:
第一首:
小池塘刚被挖好,正好遇上了天雨,乐器的声音从何而来呢?
一只蟾蜍在碧绿的杂草间跳跃,时而在东南的水面上游动。
井边的跳梁也算是一种乐趣,洞庭湖的鱼龙又有什么好说的呢?
能歌的人声不应在月光下流传,清池与我一同忘却归路。
第二首:
池塘上新年长出了荷叶,细雨中鱼儿在轻轻荡漾。
男子汉学习容易,但不应该轻言放弃,幽静的人我还有一个朋友可以依靠。
这池塘的景色可以比肩长江,想要划着小船来此嬉戏。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以豪放、洒脱著称,融入了丰富的人生体验和深厚的哲理思考。苏轼的作品广泛涉及诗、词、文等多个领域,形成了独特的“苏派”风格。
《池上二首》创作于苏轼的晚年,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中描绘的池塘景象,表现出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谊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描绘池塘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生活的热爱。开篇描绘了新凿的小池与天雨交织的场景,展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自然状态。诗人巧妙地将蟾蜍的跳跃与水面的荡漾结合在一起,体现了自然的和谐美。
接着,诗人提到“井干跳梁”,不仅是对自然的乐趣的肯定,同时也隐喻着人生的欢愉与无忧。随着诗意的推进,诗人引入了洞庭湖和德声,表现出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纯粹友谊的珍视。
第二首通过荷叶、细雨与鱼儿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氛围,展现了生活的美好与宁静。诗中反映了诗人对学问的思考,虽有理想但不应强求,强调了幽静生活的重要性。最后一句提到的“长江”和“茅斋”,象征着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依恋。
该诗以其清新自然的意象、深邃的哲理和对生活的热爱,展示了苏轼诗歌的精髓,令人回味无穷。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名利的淡泊。诗人通过描绘池塘的宁静景象,展现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友谊的珍视,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蟾蜍在什么地方跳跃?
填空题:诗人希望能够忘却____,享受宁静的生活。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洞庭鱼龙”象征了诗人对名利的追求。(对/错)
可以将苏轼的这首诗与王维的《山居秋暝》进行对比,两者都描绘了自然的景象,但苏轼更注重生活的乐趣和内心的宁静,而王维则更倾向于表现孤独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通过对比,可以看到不同诗人对自然的理解与表达方式的差异,反映出各自的生活态度和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