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30: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30:15
如梦令·题淮山楼
作者: 苏轼 〔宋代〕
城上层楼叠巘,
城下清淮古汴。
举手揖吴云,
人与暮天俱远。
魂断,魂断,
后夜松江月满。
这首词描绘了城楼的重叠与清淮水流的悠远,表达了诗人与自然景色的交融。诗人举手向远处的吴地云彩致意,感叹人与天色的遥远。最后,提到魂断,表现出一种深切的思念与孤独,尤其是在松江的月光下,愈发显得凄凉。
苏轼(1036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和政治家。他的诗词作品以豪放、奔放著称,风格多样,深受后人喜爱。苏轼一生经历了多次政治波折,作品常蕴含个人情感与社会关怀。
《如梦令·题淮山楼》创作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诗人常常思念故乡,借景抒情,写下了许多表达思乡情感的作品。这首词正是他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这首词展现了苏轼超凡的艺术才华和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开篇的“城上层楼叠巘”描绘了城楼的壮丽景象,展示出诗人对周围环境的细腻感受。接着“城下清淮古汴”则将视角转向水面,远古的河流与现代的城市相映成趣,形成鲜明的对比,体现了历史的沉淀与时间的流逝。
“举手揖吴云”一句,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诗人通过简单的动作与云彩致意,表现出对故乡的亲切感。此时的“人与暮天俱远”则让人感受到一种遥远而孤独的情感,似乎人与自然间的距离在不断拉大,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
最后的“魂断,魂断,后夜松江月满”成为全诗的情感高潮,月光的圆满与诗人的心情形成了鲜明对比,暗示着思念的无尽与生命的无常。整首词通过精炼的语言,构建出一种深远的意境,使读者能够感同身受,领悟到诗人深邃的情感和对人世间变化的思考。
这首词通过描绘美丽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整体情感基调悲凉而又充满哲理,具有深刻的社会与人文内涵。
选择题:这首词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清淮古汴”指的是____。
判断题:诗人通过“举手揖吴云”来表达对故乡的情感。 (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