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9:32: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9:32:27
宿云岩二首
作者: 徐似道 〔宋代〕
古书万卷积成蠹,老屋数閒深却幽。
午枕忽惊毛骨冷,觉来风雨一山秋。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云岩宿夜的情景,表达了对古书的感慨和对秋天的感受。
诗的意思是:古老的书籍堆积如山,难免生虫;老屋深处幽静,尽显冷清。午睡时忽然被惊醒,感到阵阵寒意,醒来后才意识到外面风雨交加,山中已经是秋天的景象。
“古书万卷积成蠹”表达了对历史文化的珍惜与忧虑,古书的积累象征着知识的传承。而“老屋”则是对古老生活的反思与感慨,寓意着时间的流逝和物是人非。整体诗意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孤独感。
作者介绍:
徐似道是宋代诗人,他的诗作常常能够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作品风格清新而含蓄,常有哲思和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云岩的一个秋天夜晚创作的,反映了诗人在静谧环境中对古书和自然的思考,传达了对时间流逝与知识传承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简单的日常生活场景,展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开篇以“古书万卷积成蠹”引出,诗人将古书比作时间的积累,表现出对知识和文化的珍视,也暗示了这些古老智慧的脆弱与易逝。接下来的“老屋数閒深却幽”,则通过描绘静谧的环境,营造出一种孤独与沉思的氛围。
午睡时的“忽惊毛骨冷”,传达了作者在寂静中被外界惊扰的突兀感,反映出内心深处对外界变换的敏感。最后一句“觉来风雨一山秋”则将气候的变化与内心的感受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意境,展现了秋天特有的清冷与凄凉。
整首诗在意象上通过“古书”、“老屋”、“风雨”和“秋”四个元素,构建了一个孤独而深邃的空间,透过这些意象,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未来的惆怅。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使得读者在阅读时能够产生共鸣,从而引发对自身处境的思索。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文化遗产的珍惜与对自然的感悟,传达出一种人生的孤独感和对时间流逝的思考,深刻而富有哲理。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古书”象征什么?
“午枕忽惊毛骨冷”中“毛骨冷”表达了什么感受?
诗中“风雨”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慨,但徐似道的作品更侧重于对时间和文化的思考,而李白则更强调个人情感的流露。两首诗的意境各有千秋,展现了诗人不同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