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1:49: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49:57
为刘改之作五首
作者: 徐似道 〔宋代〕
一生能着几两屐,
万户何如千首诗。
竹隐在傍须径造,
醉乡有路莫他之。
这一生能做几双鞋子,
比起万家房屋,不如千首诗。
竹子隐蔽在旁,需得小径来修建,
醉乡有路,不必再去寻他。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直接的典故,但表达了追求诗歌与文化的价值观,反映了诗人对物质与精神生活的思考。
作者介绍
徐似道,宋代诗人,生平并无详细记载,作品多为小品,风格洒脱自然。他的诗歌常常反映个人的生活感受与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宋代,社会经济繁荣,士人生活相对富足,诗歌成为士人表达自我情感和追求的主要方式。诗人以此诗表达对诗歌的热爱和对物质生活的淡泊。
徐似道的《为刘改之作五首》通过对比物质与精神生活,传达出一种对诗歌创作的执着追求。诗的开头以“能着几两屐”引入,强调了鞋子作为生活用品的稀缺,象征着物质的局限性。接着“万户何如千首诗”一句,展现了诗人对文化价值的重视,认为诗歌的创造远比物质财富更为重要。
后面的两句“竹隐在傍须径造,醉乡有路莫他之”,则描绘了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在竹林中修建小径,意指寻求自然与宁静的生活;而“醉乡”则暗示一种洒脱与自由,诗人希望在醉乡中畅游,不受世俗的束缚。整首诗语句简练,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哲理,体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和艺术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传达出一种对物质生活的淡泊和对文化追求的执着,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几两屐”是指什么?
诗人认为千首诗歌的价值如何?
“醉乡有路莫他之”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态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徐似道与李白的作品都展现了对生活的思考,但徐似道更侧重于文化与精神追求,而李白则更强调个人的豪放与自由。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丰富了中国古代诗歌的多样性。
推荐书目
以上是对徐似道《为刘改之作五首》的全面解读,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深意与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