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10:07: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07:35
孤舟天际外,去路望中赊。
贫病远行客,梦魂多在家。
蝉吟秋色树,鸦噪夕阳沙。
不拟彻双鬓,他方掷岁华。
在天边远处漂泊着一只孤舟,望着远方的去路似乎在慢慢延伸。身为贫病之人,远行的旅客,心中的梦魂常常萦绕在家乡。秋天的树上蝉鸣声声,夕阳下沙滩上乌鸦的叫声此起彼伏。我不想让白发早生,只想把青春的年华寄托在他方。
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晚唐著名诗人、政治家,因其诗歌风格鲜明、意象丰富而受到赞誉。他的作品常常揭示社会现实,表达个人情感,具有思想深度和艺术表现力。
《秋晚江上遣怀》创作于杜牧晚年,身处政坛的他经历了许多风波与挫折。此时的他在江上漂泊,感受到秋天的孤寂与思乡之情,抒发了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时光的惋惜。
《秋晚江上遣怀》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思考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秋晚的江上景象,表达了他对生命的思索和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开头的“孤舟天际外”不仅描绘了孤独的环境,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随着诗句的推进,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沉思,尤其是对“贫病远行客”的自我认同,展现出他对命运的无奈与接受。
“梦魂多在家”一句更是将思乡情绪推向高潮,诗人身在异乡,心却始终牵挂着家乡,这种强烈的情感共鸣在读者心中激起波澜。接下来的“蝉吟秋色树,鸦噪夕阳沙”,则通过秋天的自然景象,映衬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生命短暂的感叹。蝉的鸣叫与乌鸦的哀鸣构成了秋天的音景,象征着生命的无常与时光的流逝。
最后的“不拟彻双鬓,他方掷岁华”则是对青春的深切渴望与对过去时光的惋惜。诗人在此不愿让白发早生,希望能够把青春的岁月寄托在远方,表达出一种对未来的期许与对现实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情感,让人们感受到秋天的意蕴与生命的哲理,展现出杜牧卓越的艺术才华。
全诗通过描绘孤舟漂泊、思乡之情和对青春的渴望,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家庭的深切思念,展现出一种既悲伤又充满希望的情感基调。
诗中“孤舟”象征什么?
诗人对家乡的情感是:
“不拟彻双鬓”表达了对什么的渴望?
杜牧 vs. 王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