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1:20: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1:20:38
挽裴德游府君
作者: 吾丘衍 〔元代〕
萧飒西风绿野秋,
琅玕摧折凤雏愁。
卧龙未必壶中醉,
飞梦终为海上游。
白发每逢师柱史,
青门何处觅秦侯。
岂知目断烟霞客,
欲问卢敖竟莫留。
在萧瑟的西风中,绿色的田野显得格外寂寥,琅玕树的枝头折断了凤雏的愁苦。卧龙未必能够在壶中陶醉,飞翔的梦终究也只是海上的游荡。每当我看到白发苍苍的老师柱史,青门之下又何处能够寻觅到秦国的侯爵呢?谁知我已与烟霞的客人断了联系,想要问问卢敖,却也无法再留住他。
作者介绍:吾丘衍,元代诗人,擅长古体诗。生平经历较为复杂,深受当时的历史与文化影响。他的诗作常常流露出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和对人生的感慨。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之时,诗人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追思,表达了对逝去时光和友人的怀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挽裴德游府君》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挽诗,表现了对已故友人的追思与怀念。诗的开头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西风萧瑟,绿色的田野在秋日的气息中显得更为孤寂,带有一丝凄凉的气氛。这种景象与作者内心的愁苦相呼应,将情感的基调设定为哀伤。
接着,诗人提到“琅玕摧折凤雏愁”,这里通过琅玕与凤雏的意象,象征着美好的事物被摧毁,暗示着对逝去友人的惋惜。接下来的“卧龙未必壶中醉”,则展现了诗人对历史才子的思考,虽然卧龙才华横溢,但在世事的纷扰中也难以自醉,反映出人生的无奈。
诗中“飞梦终为海上游”更是将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表现得淋漓尽致,梦境的自由最终归于现实的束缚,令人感到一阵黯然。后半部分提到的“白发每逢师柱史”,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流逝与对历史传承的重视,青门的寻觅令人感受到对失落的渴望。
结尾两句的“岂知目断烟霞客,欲问卢敖竟莫留”更是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友人的无尽思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令人心生悲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友人的追思,反映了诗人对逝去岁月的感慨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既有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也有对自己处境的自省。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琅玕摧折凤雏愁”意指:
A. 美好事物的毁灭
B. 友情的长存
C. 孤独的生活
答案:A
“卧龙未必壶中醉”表达了:
A. 壆中醉酒的快乐
B. 才华与现实的冲突
C. 隐士的生活
答案:B
本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
A. 快乐
B. 愁苦
C. 无所谓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