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20: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20:22
天仙子(公择将行·般涉调)
作者: 张先 〔宋代〕
坐治吴州成乐土。
诏卷风飞来圣语。
亲舆乞得便藩归,
瑶席主。杯休数。
清夜为君歌白苎。
花接旧枝新蕊吐。
造化不知人有助。
看花岁岁比甘棠,
嘉月暮。东门路。
只恐带将春色去。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人坐镇吴州,享受着美好的生活。皇帝的诏书如同风一样飞来,传达了圣旨。他请求能够回到自己心爱的地方,像瑶席的主人一样,饮酒作乐。在清夜里为你歌唱,那白苎的歌声悠扬。花儿在旧枝上吐露着新蕊,似乎造化都不知道人们的努力。年年看花,犹如甘棠一般,虽是夜晚,东门的路上,惟恐将这春天的美好带走。
作者介绍: 张先,字用之,号云溪,北宋时期的词人,他的词风典雅清新,擅长写景抒情,常带有淡淡的忧伤与思乡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之际,诗人通过描绘个人的理想与情感,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当时人们内心的挣扎与追求。
《天仙子》是一首典型的宋词,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全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勾勒出一个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场景。开篇“坐治吴州成乐土”,迅速引入诗人的身份与地位,表现出一种自豪感。接着,诏书如风,象征着权力的召唤,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也随之浮现。对“瑶席”的追忆和“清夜”的歌唱,传达了一种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珍惜。
后半部分,诗人在观察花开花落的过程中,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似乎在告诉读者,尽管我们努力去追求美好,但造化往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最后一句“只恐带将春色去”,显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逝去时光的无奈,体现了深沉的情感与哲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体现了人们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珍惜。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背景与人们的生活态度。
诗词测试:
诗人所治理的地方是哪个?
“瑶席主”是指什么?
诗中“只恐带将春色去”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