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6:28: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6:28:34
西湖月 中秋岳阳楼望月
作者:周祖同 〔清代〕
纤阿步上遥空,照一色湖天,素轮端正。
露横宵霁,云沉夜气,碧波千顷。
乘槎休恨远,定别有琼宫仙路径。
便欲问今夕何年,咫尺桂华秋影。
依稀木叶微飘,又白雁声来,倚楼孤听。
羽衣歌倦,玉绳斜转,四更风定。
阑干人正倚,莫此际云鬟憔悴损。
且珍惜后日流光,片帆归近。
这首诗描绘了在中秋之夜,诗人站在岳阳楼上欣赏西湖的美景。月光如水,映照着湖面,湖天一色,显得格外明亮。夜空中露珠闪烁,云层低沉,湖面波光粼粼。诗人想要乘舟远行,却又对遥远的距离感到惋惜,想必有琼宫仙境的归途。想问今夜是何年,近在咫尺的桂花和秋影令人沉醉。微风中,树叶轻轻飘落,白雁在空中鸣叫,诗人孤独地倚在楼上倾听。夜已深,歌声渐渐疲惫,玉绳轻轻摇摆,四点钟的风渐渐平息。此时,诗人倚着栏杆,感到无比的惆怅与憔悴,珍惜这流逝的时光,愿乘帆归近。
作者介绍:周祖同,清代诗人,作品多以山水诗和咏怀见长,语言清新,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中秋之夜,诗人站在岳阳楼俯瞰西湖,借景抒情,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
《西湖月 中秋岳阳楼望月》是一首充满了浓厚情感的诗作。通过描写月光、湖面、风景,诗人将中秋的宁静与美好展现得淋漓尽致。开篇以“纤阿步上遥空”引入,给人以轻盈的感觉,接着描绘出“素轮端正”的月亮,增强了诗歌的视觉效果。诗中的“露横宵霁,云沉夜气”描绘了清澈的夜空,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在这样的夜晚,诗人对远方的思念和对理想归处的向往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深刻的情感共鸣。
在表现情感方面,诗人通过“乘槎休恨远,定别有琼宫仙路径”表达了对理想归处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接着,诗人又用“依稀木叶微飘,又白雁声来”表现出在这宁静的夜晚,孤独的心境和对远方的思念。最后一句“且珍惜后日流光,片帆归近”,则是对时光流逝的深切感慨,提醒人们珍惜当下,珍惜身边的一切。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悟,充分体现了古诗词的韵味与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对美好景色的赞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素轮”指的是什么?
A. 太阳
B. 星星
C. 月亮
D. 湖水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乘槎休恨远”表达了诗人对____的惋惜。
判断题:诗中有关于白雁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 (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不同诗人对中秋月的不同理解与情感表达,展现了中国古典诗词丰富的内涵与情感深度。
以上资料均可帮助读者进一步理解与欣赏《西湖月 中秋岳阳楼望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