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桂枝香 照镜

《桂枝香 照镜》

时间: 2025-05-02 09:27:35

诗句

双鸾自照,叹近日、蓬心竟如秋草。

敢是青牛去远,碧鸿飞杳。

平生浩气今安在?

瘦棱棱、影形相吊。

沈公腰减,潘郎发薄,又伤怀抱。

懒登那、松舟桂棹。

抚琴横剑,海天孤啸。

箕踞科头,细读酒经花诰。

支机石畔星河杳。

便乘槎、何事来到。

问他窗下,微风淡月,破愁多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27:35

原文展示:

桂枝香·照镜
双鸾自照,叹近日蓬心竟如秋草。
敢是青牛去远,碧鸿飞杳。
平生浩气今安在?瘦棱棱影形相吊。
沈公腰减,潘郎发薄,又伤怀抱。
懒登那松舟桂棹。抚琴横剑,海天孤啸。
箕踞科头,细读酒经花诰。
支机石畔星河杳。便乘槎何事来到。
问他窗下,微风淡月,破愁多少?

白话文翻译:

双鸾对照,感慨最近的心情如同秋天的草一样凋零。难道是青牛(指牛郎)远去,碧鸿(指天鹅或鸿雁)飞得无影无踪。往日的壮志豪情如今何在?瘦削的身影互相吊唁。沈约的腰身消瘦,潘岳的头发稀疏,令人又伤怀。懒得再登那松舟,划着桂桨。抚琴横剑,在海天之间孤独呐喊。坐在科头,细细阅读酒经与花诰。支机于石畔,星河在远方模糊不清。乘着木筏,何事而来到此地?问他窗下,微风轻拂,月色淡雅,几许愁苦?

注释:

  • 双鸾:双鸾指的是一对美丽的鸟,象征着美好与和谐。
  • 蓬心:心情如同蓬蒿般杂乱无序。
  • 青牛:典出《牛郎织女》,象征远方的爱人。
  • 碧鸿:鸿雁,象征远行或失去的东西。
  • 沈公:指沈约,东晋文学家,因瘦削而著名。
  • 潘郎:指潘岳,东晋诗人,以风流倜傥著称。
  • 支机:指指机杼,古代女工的织布工具。
  • 酒经花诰:酒经是关于饮酒的典籍,花诰则是古代的文人雅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石洢,清代诗人,其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结合,语言清新自然,意象丰富。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时代背景下社会动荡,士人多有忧国忧民之情,诗人通过细腻的情感流露和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诗歌鉴赏:

《桂枝香·照镜》是一首充满感怀的词作,诗人通过镜子中的双鸾映照出自己的内心世界,感叹岁月的流逝与个人情感的失落。开篇即以“叹”字引入,表达了诗人对此刻内心苦闷的无奈。对比秋草的枯萎,生动地传达出一种沧桑感。诗中提及沈约与潘岳,二人皆为才子,诗人感叹自身的衰老与失落,流露出对往昔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

在形式上,诗的节奏感强烈,描绘的自然景观与内心的情感相互交织,形成了一幅动人心弦的画面。诗的最后,微风与淡月的描绘不仅渲染了环境,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思索,呼唤着一种对生活的思考与自我反省。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双鸾自照:象征着美好与和谐的事物,反衬出内心的孤独。
    • 叹近日蓬心竟如秋草:感慨心情的凋零,似乎一切都失去了生机。
    • 敢是青牛去远:隐喻着远方的爱人或友人,让人倍感人事无常。
    • 平生浩气今安在?:质问往日的豪情壮志如今何在,暗含对生活的反思。
    • 懒登那松舟桂棹:表达了对往日悠闲生活的怀念与无奈。
    • 抚琴横剑:象征着艺术与武力的结合,表现出一种孤高的气质。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心情比喻为秋草,生动形象。
    • 对仗:如“沈公腰减,潘郎发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让自然景象与情感相互交融,使情感更加深刻。
  • 主题思想:整首词反映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个人境遇的反思,以及对生活深刻的思考,展现了孤独、忧伤与对过往的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双鸾:象征美好的爱情与和谐。
  • 秋草:象征凋零与失落。
  • 青牛:远方的爱人,象征着思念与无奈。
  • 星河:象征着遥远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双鸾自照”中的“双鸾”指代什么?

    • A. 两只鸟
    • B. 诗人的情感
    • C. 诗人的朋友
    • D. 以上皆是
  2. “平生浩气今安在”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快乐
    • B. 失落
    • C. 平静
    • D. 愤怒
  3. 诗中提到的“沈公”与“潘郎”分别指代哪些历史人物?

    • A. 唐代诗人
    • B. 东晋文学家
    • C. 宋代词人
    • D. 明代小说家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 温庭筠的《更漏子》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过去情感的怀念,强调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结合。
  • 苏轼的《水调歌头》则通过豪放的气质与宽广的视野,展现了对人生的哲理思考,形成了与石洢作品的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鉴赏》
  • 《古诗词选读》
  • 《中国古代诗词通论》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浪淘沙二首 为元正逝世十周年作 浪淘沙 浪淘沙 底树 浪淘沙 题蒋仲蓠湘江幽怨图 浪淘沙 浪淘沙 邓尉山行 浪淘沙令 即景,用杜安世体 浪淘沙·春晚偕中山大学及门诸子泛荔枝湾赏红棉,吊昌华故苑。以渔洋歌舞冈绝句分韵,得冈字 浪淘沙 其四 浪淘沙 歌楼逢戴琴生即送其归洞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辛烷值 四字头的字 竖心旁的字 一头雾水 夕字旁的字 累仍 水嘴 拖驳 众盛 安时处顺 含苞未放 豆字旁的字 貝字旁的字 千里移檄 焚林而狩 包含确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