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06: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06:02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
三岁贯女,莫我肯德。
逝将去女,适彼乐国。
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
三岁贯女,莫我肯劳。
逝将去女,适彼乐郊。
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女通汝。
硕鼠啊硕鼠,你为什么要吃我的黍米?
三年都在一起,你却无动于衷。
我将要离去,去往那快乐的地方。
快乐的地方,快乐的地方,我终于找到了我想要的。
硕鼠啊硕鼠,你为什么要吃我的麦子?
三年都在一起,你却不关心我。
我将要离去,去往那快乐的国家。
快乐的国家,快乐的国家,我终于找到了我的正直。
硕鼠啊硕鼠,你为什么要吃我的苗?
三年都在一起,你却不为我辛劳。
我将要离去,去往那快乐的郊野。
快乐的郊野,快乐的郊野,谁在永远地呼喊?
你来听吧。
“硕鼠”作为一种象征,常常用来指代那些剥削他人的人。诗中描绘的情景,反映了社会的不公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歌的背景可追溯到先秦时期,社会动荡,民众生活艰难。
《硕鼠》是《国风·魏风》中的一首诗,作者为佚名,具体生平不详。该诗作于先秦时期,反映了当时社会民众对生存和美好生活的渴望。
这首诗歌是在特定社会背景下产生的,表现了对生活困境的无奈与对幸福生活的向往。诗中反复出现的“硕鼠”象征了社会中剥削和侵害的力量,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现象的控诉。
《硕鼠》是一首富有情感的民歌,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反复的呼喊,传达了对压迫和剥削的强烈反感。诗中反复提到的“硕鼠”,不仅仅是一种动物,更是社会中吃人血汗的象征。诗人在叙述中,反复对硕鼠的控诉,表现出一种无奈与愤怒。
诗的结构层次分明,开头的“硕鼠硕鼠”如同一种恳求,随后是对硕鼠行为的控诉,再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形成了一种情感的递进。每一段都表现了对不同农作物的关心,反映出人们对生存的渴望与对财富被夺走的无奈。
诗中“逝将去女,适彼乐土”的句子,表达了对逃离困境、追求美好生活的渴望。这种情感不仅具有个体的体验,也反映了社会的普遍心理。整首诗在情感上达到了高潮,揭示了人们对社会不公的愤怒与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直接呼喊硕鼠,表现出对其行为的不满。
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描述了三年的共同生活,表现出被忽视的无奈。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表达了想要离开困境,追寻快乐的愿望。
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强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
再次呼喊,代表对麦子的珍视与保护。
三岁贯女,莫我肯德。
再次表达被忽视的情感。
逝将去女,适彼乐国。
表示要去向一个美好的国度。
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寻求正义与真实的生活。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
对于苗的保护,再次呼喊。
三岁贯女,莫我肯劳。
感叹辛劳得不到回应。
逝将去女,适彼乐郊。
向往自然与宁静的生活。
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质疑与呼喊,探讨归属与认同。
整首诗歌通过对“硕鼠”的控诉,揭示了社会的不公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达了普通人对生存困境的无奈与对幸福生活的执着追求。
“硕鼠”在诗中主要象征什么?
A. 可爱的小动物
B. 社会中的剥削者
C. 幸福的生活
诗中反复提到的“乐土”指的是什么?
A. 自然环境
B. 人们向往的美好生活
C. 乡村的田野
下列哪一项不是诗中提到的农作物?
A. 黍
B. 米
C. 麦
《硕鼠》与《关关雎鸠》在主题上均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前者更侧重于对社会问题的控诉,而后者则是对爱情的赞美。
大田鼠呀大田鼠,不许吃我种的黍!多年辛勤伺候你,你却对我不照顾。发誓定要摆脱你,去那乐土有幸福。那乐土啊那乐土,才是我的好去处! 大田鼠呀大田鼠,不许吃我种的麦!多年辛勤伺候你,你却对我不优待。发誓定要摆脱你,去那乐国有仁爱。那乐国啊那乐国,才是我的好所在! 大田鼠呀大田鼠,不许吃我种的苗!多年辛勤伺候你,你却对我不慰劳!发誓定要摆脱你,去那乐郊有欢笑。那乐郊啊那乐郊,谁还悲叹长呼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