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25: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25:36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
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
人而无止,不死何俟?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
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老鼠有皮毛,而人却没有仪表!
人没有仪表,不死又为何?
老鼠有牙齿,而人却没有节制!
人没有节制,死了又能等什么?
老鼠有身体,而人却没有礼节,
人没有礼节,为什么不快点死去?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使用了“相鼠”这一意象,象征了对人性道德沦丧的控诉。诗中多次提及“死”,表现出对生存价值的拷问,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礼仪、道德的重视与失落。
作者介绍: 《国风·鄘风·相鼠》的作者为佚名,属于先秦时期的民间歌谣。其作品往往通过简练的语言,传达深刻的社会伦理观念。
创作背景: 该诗反映了先秦社会对道德与礼仪的重视,社会动荡之中人们对道德沦丧的愤慨与无奈。诗歌通过对比老鼠与人的特征,揭示了人性的堕落,发人深省。
《相鼠》以老鼠作为比喻,揭示出人类在物质和精神上的缺失。诗中反复提及“无仪”、“无止”、“无礼”,显示了对人类缺失基本道德标准的强烈不满。老鼠虽然卑微,但却具备了作为生物的基本特征,反观人类,却在道义上堕落,失去了应有的礼仪和节制。这种强烈的对比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讽刺意味,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切关注和对人性堕落的愤怒。诗的末尾“胡不遄死?”更是以激烈的口吻,提醒人们要反思自身的行为,正如古人所说“礼失而后宫”。这首诗不仅仅是对社会的不满,更是对人心的警醒,促使人们重拾道德与礼仪。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社会道德沦丧的强烈不满,质疑人类生存的意义,呼吁人们重视礼仪和道德。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相鼠”象征什么?
该诗对人的什么缺失进行了批评?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