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11: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11:03
《伐檀》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河水清且涟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
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
河水清且直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
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坎坎伐轮兮,置之河之漘兮。
河水清且沦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
彼君子兮,不素飧兮!
这首诗描绘了伐木的场景,诗人用“坎坎”来形容伐木的声音,树木被放置在河岸边,河水清澈而波光粼粼。诗人质疑那些不耕种、不打猎的人为何能获得丰收,为什么能在家中看到猎物的身影。他们既不劳动,又享受他人的成果,显然是不劳而获的君子。
作者介绍:此诗为先秦时期的古诗,具体作者不详,体现了当时社会的思想和价值观。
创作背景:在先秦时期,社会多以农业为主,劳动与收获之间的关系被高度重视。这首诗表达了对不劳而获现象的反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劳动的尊重和对不正之风的批判。
《伐檀》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通过描绘伐木的场景,诗人质疑那些不务正业却享受他人劳动成果的君子。整首诗以重复的形式构建,增强了语气的强调,展现了诗人对不劳而获者的深刻批判。首句“坎坎伐檀兮”开篇即以声音引入,令人仿佛置身于伐木的现场。诗中通过对河水清澈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自然的美感,同时暗含着对劳动的赞美和对懒惰的批判。
诗中的“胡取禾三百廛”与“胡瞻尔庭”相成对,诗人通过反问的方式,揭示了不劳而获的荒谬。“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则是对这些人的直接指责,强调了劳动的重要性和道德的缺失。这种批判的语气贯穿整首诗,使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强调劳动的重要性,批判不劳而获的人,体现了对社会正义的追求,以及对勤劳的赞美。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坎坎伐檀”指的是什么?
A. 伐木的声音
B. 河水的声音
C. 动物的叫声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对丰收的赞美
B. 对不劳而获的质疑
C. 对自然的热爱
“彼君子兮,不素餐”中的“君子”是指什么?
A. 勤劳的人
B. 不劳而获的人
C. 诗人自己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