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蒹葭

《蒹葭》

时间: 2025-07-27 08:14:12

蒹葭

诗句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9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2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08:14:12

原文展示: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蒹葭(芦苇)在白露时节的苍翠和清冷,诗人思念的那位伊人,正好在水的另一边。虽然追溯而去,路途阻碍漫长,但当顺流而行时,她仿佛就在水中央。接着,诗人继续描绘了更深一层的思念,伊人在水边,追溯的路仍然艰难,而顺流而行时,她又似乎在水中的小洲上。最后,诗中提到白露未尽,止步不前,伊人在水边,追溯和顺流的路途都无比艰难,而伊人似乎就在水中的小岛上。

注释:

  • 蒹葭:指芦苇,表示一种植物,生长在水边,象征着柔美而脆弱的情感。
  • 白露:秋季的节气,象征着清冷与孤寂。
  • 伊人:美好的女性,常用以指代心中所思之人。
  • 溯洄:追溯而上,逆流而行。
  • 溯游:顺流而下,随水而行。
  • 道阻且长/跻/右:途中艰难,形容情感的阻隔和追寻的困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蒹葭》的作者不详,属于先秦时期的作品,体现了古代汉民族对自然的深刻感受与对情感的细腻描绘。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爱情的渴望和追求,同时也体现了对自然环境的观察与感悟。

诗歌鉴赏:

《蒹葭》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意象的古诗,诗中以蒹葭为引子,借助自然景象传达出对伊人的深切思念。整首诗在结构上分为三个部分,层层递进,表现了不同的情感深度。诗人通过描绘蒹葭的不同生长状态,反映出心中思念的变化与加深。白露的意象增添了一种凄凉与清冷的氛围,使得伊人的形象更加朦胧却又真实。

诗中反复提到的“溯洄”和“溯游”形成了对比,象征着追寻与放弃的矛盾。追溯而上是艰难的,而顺流而下却又如梦似幻,似乎伊人就在眼前却又遥不可及。这种追寻的焦灼感,恰如人们在爱情中的无奈与期待。诗中的意象如水、蒹葭、白露等,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情感的脆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在白露时节显得苍翠而清冷,暗示着孤独和思念的氛围。
  •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伊人在水的另一边,象征着遥远与不可触及。
  •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追溯的路途既艰难又漫长,表达出对爱情的渴望与追求的艰辛。
  •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顺流而下,伊人仿佛就在水中央,虚幻而真实,表现出情感的矛盾。
  •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蒹葭茂盛,白露依旧,暗示着思念的延续与未完的情感。
  •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伊人在水边,依然遥不可及,继续表现出追寻的困难。
  •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追溯的路途仍然艰难,却又表现出心中不屈的追求。
  •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顺流而行,伊人仿佛在水中的小洲,依然难以触及。
  •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蒹葭仍在生长,思念依然存在。
  •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伊人在水的边缘,暗示着对爱情的渴望与追寻的无奈。
  •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追溯的路途依然艰难,暗示着对爱的无尽追求。
  •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顺流而行,伊人仿佛在水中的小岛,象征着遥不可及的爱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情感结合,形成生动的意象。
  • 对仗:如“溯洄”和“溯游”,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了情感的张力。
  • 拟人:通过描绘蒹葭的状态,赋予自然以情感,使自然景象更具人性化。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爱情的追寻与思念,展现了对美好而遥远的爱情的渴望与无奈。诗人借助自然景象,表达了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对理想爱情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蒹葭:象征着柔美而脆弱的情感。
  • 白露:象征着清冷与孤寂,反映出思念的深切。
  • :象征着爱情的流动与变化,也代表不可触及的理想。
  • 伊人:象征着心中理想的对象,代表着追寻的目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蒹葭》中的“伊人”指代什么? a) 诗人
    b) 诗人心中思念的女子
    c) 水中的鱼
    答案:b

  2. 诗中反复提到的“溯洄”和“溯游”分别象征什么? a) 追寻与放弃
    b) 逆流与顺流
    c) 幸福与痛苦
    答案:b

  3. “白露”为霜”的意象传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温暖
    b) 孤独与思念
    c) 欢快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 by 屈原:同样表达了对理想与爱情的追求。
  • 《红楼梦》中的诗词:反映了对爱情的思考与追忆。

诗词对比:

  • 比较《蒹葭》与《静夜思》:两者都表达了思乡与思念的情感,但《蒹葭》更侧重于爱情的追寻,而《静夜思》则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两者都通过自然意象传达情感,体现了古代诗歌的共通主题。

参考资料:

  1. 《中国古代诗歌选》:古诗词的经典选编。
  2. 《诗经》:古代诗歌的重要文献,包含大量类似《蒹葭》的作品。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夷门 咏东海 聊城 咏北海 渑池 三闾庙 咏长城 杨柳 乌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鄂温克族 换岗 刺语 莺飞燕舞 约结尾的成语 反报 葑菲之采 言语举止 外吏 辰字旁的字 月字旁的字 干字旁的字 寸字旁的字 卵翼之恩 放马后炮 班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言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