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55: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55:44
汝州南潭陪陆中丞公宴
作者:孟郊
一雨百泉涨,南潭夜来深。
分明碧沙底,写出青天心。
远客洞庭至,因兹涤烦襟。
既登飞云舫,愿奏清风琴。
高岸立旗戟,潜蛟失浮沉。
威棱护斯浸,魍魉逃所侵。
山态变初霁,水声流新音。
耳目极眺听,潺湲与嶔岑。
谁言柳太守,空有白蘋吟。
一场雨使百泉涌涨,南潭在夜间变得更加深邃。
清晰可见的碧沙底,映照出如青天般的心境。
远方的客人从洞庭湖而来,借此机会洗涤烦恼的心情。
我已登上飞云船,愿意奏响清风琴曲。
高岸上竖立着旗帜和戟,潜伏的蛟龙失去了浮沉的踪迹。
威严的棱角保护着这一片浸润,魍魉也逃避了侵扰。
山的轮廓在初霁时变得鲜明,水声流淌出新的音韵。
耳目所能及的远眺与聆听,潺潺流水与峻峭山峰相伴。
谁说柳太守只是空有白蘋的吟唱?
孟郊(751年-814年),唐代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而闻名。他的诗歌通常表达个人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风格多变,既有豪放也有细腻。
此诗作于孟郊晚年,正值他在政治上失意之时,心境愈加沉郁。诗中描绘的宴席场景不仅是对友人的敬重,也是他借景抒怀,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美的向往。
《汝州南潭陪陆中丞公宴》通过描绘南潭的美丽景色,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际交往的珍视。诗的开头“一雨百泉涨”,通过简单的自然现象引入,营造出一种清新而生动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分明碧沙底,写出青天心”的描写,表明了自己的心境如同澄澈的水底,反映出内心的宁静与清澈。
在后面的诗句中,诗人提到“远客洞庭至,因兹涤烦襟”,不仅表明了他与友人共聚的快乐,也暗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随着诗篇的展开,诗人更是通过“既登飞云舫,愿奏清风琴”表现出一种渴望自由的心境,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在描写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既有山水之美,也有音乐之韵,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深情。最后一句“谁言柳太守,空有白蘋吟”,则暗示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超然态度,强调了在自然和友谊中所获得的真正乐趣。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同时也反映了他超然于世俗名利之上的境界。通过对南潭美景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内心的宁静与乐趣。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南潭”象征什么?
A. 深邃的内心
B. 喧闹的城市
C. 忙碌的生活
D. 远方的梦境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远客”指的是____。
判断题: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追求。(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