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1:52: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1:52:53
半夜不成寐,灯尽又无月。
独向阶前立,子规啼不歇。
况我有金兰,忽尔为胡越。
争得明镜中,久长无白发。
半夜的时候我无法入睡,灯光熄灭又没有月亮。
我独自站在台阶前,听着杜鹃的啼叫声没有停歇。
我有志同道合的朋友,然而却突然像胡人和越人一样远离。
我怎能在明镜中看到自己,却总是希望能长久不见白发呢?
“子规啼不歇”中的“子规”是古代文人常用来表达思乡和离愁的意象。杜鹃在春天啼叫,常常被用作离别和思念的象征。金兰交友则源于古代的金兰之交,意味着亲密无间的友谊。
作者介绍:孟郊(751-814),唐代著名诗人,因其作品多描写孤独、思乡之情而受到后世的广泛赞誉。他的诗风以清新、深刻见长,常常表达对友情、生命的感慨。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春夜,正值万物复苏之际,面对静谧的夜晚,诗人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孤独与思念。此时他对好友的思念愈加显著,尤其是在无月的夜晚,更加凸显了他内心的孤寂。
《春夜忆萧子真》是一首通过描绘春夜孤独情景,表达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之情的诗作。首句以“半夜不成寐”开头,透出一种疲惫而又无奈的心情,灯光的熄灭和无月的环境,使得诗人的孤独感愈发强烈。杜鹃的啼叫声似乎在不断提醒他心中的忧愁,仿佛在诉说着离别的痛楚。
“况我有金兰,忽尔为胡越”一句,表现了诗人与好友的深厚情谊,然而却因某种原因而感到疏远,这种对比使得思念更加浓烈。最后一句“争得明镜中,久长无白发”则透露出诗人对生命流逝的无奈与对青春永驻的渴望,表达出一种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整首诗结构严谨,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友情的渴望,既有场景描写的细腻,又有情感抒发的深刻,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春夜的孤寂、杜鹃的啼叫,以及对友谊的渴望,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友情以及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人类在孤独与思念中所感受到的脆弱与美好。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子规”指的是什么鸟?
诗人希望在明镜中看到什么?
诗中“金兰”代表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