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9:56: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56:57
晨午殊丰足,伊何挠肺肠。
形容侵老病,山水忆韬藏。
必谢金台去,还携铁锡将。
东林露坛畔,旧对白莲房。
毕竟拟何求,随缘去住休。
天涯游胜境,海上宿仙洲。
梦好寻无迹,诗成旋不留。
从他笑轻事,独自忆庄周。
早午之间的时光如此丰盈而充足,为什么却让我心烦意乱?
身体的衰老与疾病逐渐侵袭,山水之间也常常让我想起往日的隐秘与藏匿。
我必定要告别金台的生活,带着我的铁锡再度出发。
在东林的露坛旁,曾经与白莲相对而谈的旧日情景依稀浮现。
究竟我还想追求些什么呢?随缘而去,随缘而住,休息一下吧。
在天涯的游历中,寻找美好的胜境;在海上的小岛上,寄宿于仙人之境。
梦中美好而无踪迹,诗成之后却又匆匆不留。
任凭他人对轻浮之事的嘲笑,我独自怀念庄周的思想。
字词注释
作者介绍
齐己,字季明,号同一,唐代诗人,生于公元779年,卒于842年。他以诗的清丽、自然和表现内心世界著称,尤其擅长写佛教题材的诗作。
创作背景
《渚宫自勉二首》是在齐己晚年所作,诗中流露出对人生的感慨与对自我内心的反思。诗人经历了官场的风波与人生的起伏,逐渐向往自然与内心的宁静,体现出一种对世俗生活的超然态度。
本诗通过对晨午时光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内心烦恼的拷问。首句“晨午殊丰足”,在字面上看似描绘时间的充裕,实则暗藏着对生活的无奈与困惑。接下来的“伊何挠肺肠”,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环境巧妙结合,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密切联系。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逐渐转向对老年与疾病的感慨,通过山水的回忆,表达对曾经隐秘生活的怀念。
在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告别,愿意随缘而行,寻找心灵的归宿。尤其是“天涯游胜境,海上宿仙洲”,展示出一种追求理想与自由的生活态度。最后两句将梦与诗结合,表达了对生活的淡然与超脱,留下了深刻的哲理思考。
整体而言,此诗融合了个人情感与哲学思考,展现了唐代诗人对人生、自然的深刻理解,充满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的超然。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对世俗名利的超然、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由思想的追求,体现了唐代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深刻反思与探索。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晨午殊丰足”的意思是什么?
A. 早晚的时间充裕
B. 早午的生活很快乐
C. 早午的食物丰富
诗人告别“金台”象征什么?
A. 对名利的追求
B. 对世俗生活的放弃
C. 对朋友的怀念
“随缘去住休”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态度?
A. 随意而行
B. 追求名利
C. 拒绝变化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齐己的诗更注重内心的宁静与哲思,而李白则强调豪放与洒脱,体现出两位诗人不同的生活态度与审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