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2:07: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2:07:08
秋怀
作者: 王令 〔宋代〕
槭槭庭前树,朝零非昔稠。
呦呦草虫鸣,暮急晓未休。
耎虽无不平,岂亦有哀忧。
胡为劳吟呻,与士伤感投。
壮士亦何者,哀哦与虫酬。
所抱不列陈,调苦难谣讴。
高目有远见,直怀羞曲求。
蒿藜袭久安,功名忘前休。
日月忽未几,天地今复秋。
少壮负所怀,老大将安谋。
生无及人功,死骨埋泉羞。
胡为不奋飞,徒与寒饿仇。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凄凉与思索,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忧虑。诗中提到庭院前的槭树,早晨的露水不再丰盈,草虫在傍晚和黎明时分不停鸣叫。尽管生活并不平坦,难免会有忧伤和哀愁,诗人不禁思索,为什么要为此而吟咏?即使是壮士也会与草虫共同感伤。他们心中所抱持的理想难以实现,内心充满了苦楚和无奈。诗人眼光远大,却又感到羞愧,不能追求权势与名利。久而久之,安稳的生活让人遗忘了功名,时间飞逝,天地又回到了秋天。年轻时的理想与抱负无法实现,年老时又该如何打算?生前无法成就他人之功,死后又将骨埋于何处?为何不奋发向上,反而与寒冷与饥饿作斗争?
王令,字景明,号澹斋,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社会时事的关心和个人的感慨,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此诗作于王令晚年,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失意之际,诗人通过描写秋天的景象,表达了对人生的思索与对未来的无奈,情感深沉而复杂。
《秋怀》是一首充满感慨的诗,诗人在描绘秋天的景象时,不仅关注自然的变迁,还将自己的内心情感与社会现实相结合,展现出一种深邃的思想。诗的开头通过描写庭前的槭树和草虫的鸣叫,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忧伤。接着,诗人思考生活的不平与哀愁,表现了对人生的无奈与悲观。尤其是对壮士的提及,既体现了对理想的渴望,也反映出对现实的无力感。诗中反复提到的“胡为”,表现出一种对生命意义的追问,令人深思。
整首诗的意象丰富,情感层次分明,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复杂关系的深刻理解。尤其是在“日月忽未几,天地今复秋”一句中,诗人通过时间的流逝,感受到生命的短暂与无常,进一步深化了全诗的主题。这首诗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引人深思。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理想未尽的感慨。诗人透过对自然的观察,反思自身与社会的关系,表现出一种深刻的哲学思考。
诗中提到的“槭槭”指的是哪种树?
A. 桃树
B. 槭树
C. 柳树
D. 松树
诗人用“日月忽未几”表达了什么?
A. 时间的无常
B. 自然的美丽
C. 年轻的快乐
D. 生活的安稳
“胡为不奋飞”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理想的追求
B. 对生活的无奈
C. 对自然的热爱
D. 对友情的珍惜
答案: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王令的《秋怀》更加沉重,前者表达了对饮酒的洒脱与对人生的豁达;而后者则是在秋天的背景下,深刻地反思了人生的意义与理想的失落,呈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