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呈潘潭州十首

《呈潘潭州十首》

时间: 2025-04-27 01:20:19

诗句

江边石上白皑皑,远对难分李与梅。

因是欲占春早晚,桃花一树有新开。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1:20:19

原文展示:

江边石上白皑皑,远对难分李与梅。 因是欲占春早晚,桃花一树有新开。

白话文翻译:

江边的石头上覆盖着厚厚的白雪,远远望去,难以分辨是李花还是梅花。 正因为想要知道春天的早晚,看到一树桃花刚刚绽放。

注释:

  • 白皑皑:形容雪白的样子。
  • 李与梅:李花和梅花,两者在冬季至初春开放,外观相似。
  • 占春:预测春天的到来。
  • 新开:刚刚开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这首诗可能是在一个冬末春初的日子里,作者在江边散步时所作,通过观察自然景物的变化来感受季节的更替。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冬末春初的景象,通过观察江边石上的白雪和难以分辨的李花与梅花,以及刚刚绽放的桃花,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到来的期待和喜悦。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冬末春初的自然景象,通过“白皑皑”的雪、“难分”的李与梅,以及“新开”的桃花,传达了作者对季节变化的敏感和对春天到来的喜悦。诗中的意象清新,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细腻感受和对生活的热爱。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作者巧妙地表达了对春天到来的期待,体现了宋代诗人崇尚自然、追求生活情趣的审美倾向。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江边石上白皑皑”,描绘了江边石头上覆盖的厚厚白雪,营造出冬日的寒冷氛围。
  • 第二句“远对难分李与梅”,通过远望难以分辨李花与梅花的情景,暗示了冬末春初的季节交替。
  • 第三句“因是欲占春早晚”,表达了作者想要通过观察自然景物来预测春天到来的心情。
  • 第四句“桃花一树有新开”,以桃花的绽放作为春天到来的标志,传递了作者的喜悦之情。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白皑皑”形容雪的白,增强了视觉形象。
  • 拟人:“欲占春早晚”赋予了作者以人的情感和行为,使诗意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通过观察自然景物的变化来感受季节的更替,表达了对春天到来的期待和喜悦。

意象分析:

  • 白皑皑的雪:象征冬天的寒冷和纯净。
  • 李与梅:象征冬末春初的季节交替,难以分辨的特性增加了诗意的模糊美。
  • 新开的桃花:象征春天的到来和生机勃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白皑皑”形容的是什么? A. 雪 B. 云 C. 雾 D. 霜
  2. 作者通过什么来预测春天的到来? A. 观察李花 B. 观察梅花 C. 观察桃花 D. 观察柳树
  3. 诗中的“新开”指的是什么? A. 李花 B. 梅花 C. 桃花 D. 杏花

答案:1. A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梅花》:通过梅花的形象表达了对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
  •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描绘春江晚景,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

诗词对比:

  • 王安石的《梅花》与赵蕃的《呈潘潭州十首》都涉及梅花,但前者更侧重于梅花的品格象征,后者则侧重于季节变化的感受。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诗歌的发展和特点。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杭州杂诗和林石田 峡边山寺 长城外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二十五 忆王孙(集句数首,甚婉娩,情至可观) 除夕同舍集饮 柴秋堂越上寄诗就韶柬奚秋崖 太常引(四月初八日庆六十)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五十五 南岳道中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乛字旁的字 升官发财 珠圆玉润 无心草 友风子雨 汇寄 要言妙道 自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孰田 大油 塘报 水字旁的字 污结尾的成语 洞察其奸 走之旁的字 巾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