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1:41: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1:41:54
《漫成五章》
沈宋裁辞矜变律,
王杨落笔得良朋。
当时自谓宗师妙,
今日惟观对属能。
李杜操持事略齐,
三才万象共端倪。
集仙殿与金銮殿,
可是苍蝇惑曙鸡。
生儿古有孙征虏,
嫁女今无王右军。
借问琴书终一世,
何如旗盖仰三分。
代北偏师衔使节,
关中裨将建行台。
不妨常日饶轻薄,
且喜临戎用草莱。
郭令素心非黩武,
韩公本意在和戎。
两都耆旧偏垂泪,
临老中原见朔风。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古代诗人和历史人物的感慨与思考。诗中提到沈宋的辞章与王杨的友情,反映出当时对文学的追求和对朋友的珍视。作者自认为当年是宗师,但如今只能通过他人的作品来感受当年的风采。接着提到李白和杜甫的才情相当,三才万象的哲理共存。提到集仙殿和金銮殿,讽刺那些微不足道的事物影响着伟大的事物。
接着,作者感叹古代的军事功勋与现代的婚姻无缘,以孙策征虏与王羲之的故事为例,表达对历史的感慨。之后,提到北方的使节和关中的将领,流露出对军事与政治的思考。最后,郭令与韩公的意图分别在于和平与战争,而两地的老者则因时局动荡而感到悲伤,老年时看到北方的寒风,令人感到无奈。
作者介绍:李商隐(约812-858)是唐代著名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思考著称。李商隐的诗歌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风格多变,常用典故与隐喻。
创作背景:李商隐的《漫成五章》成诗于其晚年,反映了他对过往文学和历史的深刻思考,表现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历史人物的怀念。
李商隐的《漫成五章》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哲理的诗作。整首诗以对比的手法,展现了古今诗人的风采与情义,以及对历史的反思。首章中,沈宋与王杨的交往展现出文学圈的友谊与传承。同时,诗人对李白与杜甫的赞美,传达出对文学才华的崇敬。接下来的章节则转向对历史人物的思考,如孙策的征战与王羲之的书法,显示出古代英雄与现代人生活的对比。
诗中“集仙殿与金銮殿”的句子,透出一种对权力与文学关系的讽刺,强调了微不足道之物对伟大事物的影响。这一反思不仅适用于文学,同样适用于政治与社会。诗的后半部分,李商隐通过郭令与韩公的平和与战争的对比,表达出对和平的向往与对战争的厌恶,折射出当时社会动荡的现实。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是对古代诗人及历史人物的追忆,更是对生活与政治现状的深思,带有浓厚的历史感与个人情感,展现出李商隐深邃的思想与独特的艺术风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古人和现代人的对比为主线,表达了对历史的追思、对文学的敬仰以及对社会现状的思考。李商隐通过生动的比喻与深刻的反思,传达出对和平与文人理想的向往,体现出深厚的历史感与人文关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漫成五章》作者是:
A. 王勃
B. 李白
C. 李商隐
D. 杜甫
诗中提到的“李杜”指的是哪两位诗人?
A. 李白与杜甫
B. 李商隐与杜甫
C. 李白与王勃
D. 杜甫与王安石
“苍蝇惑曙鸡”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A. 大事
B. 微小事物的影响
C. 文化
D. 战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商隐与杜甫的对比:李商隐的诗多用隐喻与情感,杜甫则更直接,同时关注社会与历史。李商隐关注个人情感,杜甫则强调社会责任与历史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