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早起

《早起》

时间: 2025-07-27 08:52:54

诗句

风露澹清晨,帘间独起人。

莺花啼又笑,毕竟是谁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08:52:54

诗词名称: 早起

作者: 李商隐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风露澹清晨,帘间独起人。
莺花啼又笑,毕竟是谁春。


白话文翻译:

清晨的风露轻柔而清澈,我独自一人从帘子后起床。
黄莺和花儿在啼叫与欢笑,究竟是谁在享受这春天的景色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风露:指清晨的风和露水,形容清晨的宁静和清新。
  • :清淡、柔和。
  • 帘间:窗帘之间,指在帘子后面。
  • 独起人:独自起床的人。
  • 莺花:指黄莺和花朵,象征春天的生机。
  • 毕竟:究竟,表示问询或强调。
  • 是谁春:指春天的主人或享受春天的人。

典故解析: 本诗中并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更多的是通过自然景象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索。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商隐(812年-858年),字义山,号玉谿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风格独特,语言华美,情感丰富,常常融入个人的情感体验与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早起》这首诗写于李商隐生活的晚期,正值社会动荡、政治腐败之时。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常常以自然为寄托,通过描写日常生活的细节,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诗歌鉴赏:

《早起》是一首细腻而富有生活气息的诗,诗人在清晨的宁静中独自起床,展现了一种孤独却又充满思考的状态。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清晨的自然环境,通过“风露澹清晨”表现出早晨的清新与宁静。而“帘间独起人”则揭示了诗人的孤独,暗示了他在这清晨中的独立思考。

后两句则转向生动的春天景象,通过“莺花啼又笑”来描绘春天的活力与生机。这种对比不仅丰富了诗的意境,也让人感受到一种生机盎然的对比与反思。最后一句“毕竟是谁春”,似乎在询问春天的意义,既是对自然的感慨,也是对人生命运的思索,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整首诗在简洁的语言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和哲理,既有对清晨景象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思考,体现了李商隐特有的细腻与深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风露澹清晨:描绘了清晨的环境,风轻轻吹拂,露水轻轻闪烁,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宁静的氛围。
  2. 帘间独起人:诗人独自在窗帘后起床,增添了一种孤独感,暗示他在思考或者沉静中反思。
  3. 莺花啼又笑:描绘了春天的鸟语花香,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的活力与美好。
  4. 毕竟是谁春:引发思考,问道究竟是谁在享受这春天的美景,表达对春天归属和意义的思索。

修辞手法:

  • 比喻:无明显比喻,但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暗示人情。
  • 拟人:通过“莺花啼又笑”使自然生动起来,赋予了它们情感。
  • 对仗:前两句及后两句相对整齐,形成对称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清晨的自然景象与诗人的孤独心情交织,表达了对生命、自然和春天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期盼。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风露:象征清晨与新生,代表希望。
  • 帘间:象征隔离与独处,暗示思考。
  • 莺花:象征生命与活力,代表春天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风露”主要指什么? a) 夜晚的寒气
    b) 清晨的风和露水
    c) 雨水

  2. 诗中提到的“独起人”是指什么状态? a) 热闹的聚会
    b) 独自清晨起床
    c) 旅行中的人

  3. 诗的最后一句“毕竟是谁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春天的感慨与疑惑
    b) 对冬天的怀念
    c) 对夏天的期待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李商隐的《早起》与杜甫的《春望》在主题上都涉及春天,李商隐侧重于个人的感受与思考,而杜甫则更多地关注社会民生,通过描绘春天的美好反衬现实的苦难。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商隐诗文集》
  • 相关的唐诗研究文献与评论文章。

相关查询

张益州画像记 送石昌言使北引 辨奸论 管仲论 九日和韩魏公 六国论 青玉案 荷花,赣州巢龟亭为曾提管赋 西江月 次方蒙斋月夜 水龙吟 其一 次周月船 摸鱼儿 荷花归耕堂用时父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变温动物 鞍马劳神 舟字旁的字 新婚燕尔 玉字旁的字 韭字旁的字 逆风撑船 鼎革 叛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虫字旁的字 莫不逾侈 补牢顾犬 无体 喜气冲冲 丶字旁的字 闽蚋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