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10: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10:37
作者: 李商隐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风露澹清晨,帘间独起人。
莺花啼又笑,毕竟是谁春。
清晨的风露轻柔而清澈,我独自一人从帘子后起床。
黄莺和花儿在啼叫与欢笑,究竟是谁在享受这春天的景色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中并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更多的是通过自然景象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索。
作者介绍: 李商隐(812年-858年),字义山,号玉谿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风格独特,语言华美,情感丰富,常常融入个人的情感体验与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早起》这首诗写于李商隐生活的晚期,正值社会动荡、政治腐败之时。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常常以自然为寄托,通过描写日常生活的细节,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早起》是一首细腻而富有生活气息的诗,诗人在清晨的宁静中独自起床,展现了一种孤独却又充满思考的状态。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清晨的自然环境,通过“风露澹清晨”表现出早晨的清新与宁静。而“帘间独起人”则揭示了诗人的孤独,暗示了他在这清晨中的独立思考。
后两句则转向生动的春天景象,通过“莺花啼又笑”来描绘春天的活力与生机。这种对比不仅丰富了诗的意境,也让人感受到一种生机盎然的对比与反思。最后一句“毕竟是谁春”,似乎在询问春天的意义,既是对自然的感慨,也是对人生命运的思索,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整首诗在简洁的语言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和哲理,既有对清晨景象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思考,体现了李商隐特有的细腻与深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清晨的自然景象与诗人的孤独心情交织,表达了对生命、自然和春天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期盼。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风露”主要指什么?
a) 夜晚的寒气
b) 清晨的风和露水
c) 雨水
诗中提到的“独起人”是指什么状态?
a) 热闹的聚会
b) 独自清晨起床
c) 旅行中的人
诗的最后一句“毕竟是谁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春天的感慨与疑惑
b) 对冬天的怀念
c) 对夏天的期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商隐的《早起》与杜甫的《春望》在主题上都涉及春天,李商隐侧重于个人的感受与思考,而杜甫则更多地关注社会民生,通过描绘春天的美好反衬现实的苦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