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40: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40:30
汧水悠悠去似絣,
远山如画翠眉横。
僧寻野渡归吴岳,
雁带斜阳入渭城。
边静不收蕃帐马,
地贫惟卖陇山鹦。
牧童何处吹羌笛,
一曲梅花出塞声。
汧水悠悠地流去,像是绣品一样;
远山如同画卷,翠绿的山眉横亘在天际。
和尚寻着野渡归向吴岳,
大雁在斜阳的映照下飞入渭城。
边境安静,没有收回的番帐与马匹,
土地贫瘠,只能贩卖陇山的鹦鹉。
牧童在何处吹奏羌笛,
一曲梅花的乐声仿佛从塞外飘来。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韦庄(836-910),字子华,号梦得,唐代著名诗人,晚唐诗风的代表之一。他的诗歌以情感细腻、语言优美著称,特别擅长写景抒情。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安史之乱后,边境战乱频繁,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边地生活,表达对战乱的沉思与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汧阳间》是一首描绘自然与边地生活的诗,透过优美的景色,诗人表达了对故土的思念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首联“汧水悠悠去似絣,远山如画翠眉横”以细腻的描写勾勒出溪水的柔情与远山的壮美,形成了一幅宁静的画面。接着,诗人引入僧侣的归途与大雁的飞翔,象征着归属与希望。蕃帐马的缺失,反映了边境的静谧与贫瘠,表现出对战争的反思与对和平的向往。最后,牧童吹羌笛的音声,带来了对古老文化的怀念与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自然的美,又有时代的沉重,形成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深远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旨在描绘自然之美与边地生活之苦,反映出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故土的思念,展现了时代的沧桑与个人情感的深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汧水悠悠去似絣”中的“絣”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牧童”在何处吹羌笛?
诗中提到的“斜阳”象征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韦庄的《汧阳间》与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对故土与生活的深切思念,但前者更多地强调了自然与人文的结合,而后者则更直接地反映了战乱带来的痛苦与忧伤。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