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37: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37:44
即日
作者:李商隐
一岁林花即日休,
江间亭下怅淹留。
重吟细把真无奈,
已落犹开未放愁。
山色正来衔小苑,
春阴只欲傍高楼。
金鞍忽散银壶漏,
更醉谁家白玉钩。
一年一度的春花今天就要凋谢,
在江边的小亭下,我感到无比惆怅与留恋。
我反复吟诵,感慨万千,真是无可奈何,
已经凋零的花儿,依稀还有些未放的愁苦。
山色正好,映衬着小苑,
春日的阴影只想依偎在高楼旁。
金鞍马匹忽然散去,银壶也在流漏,
更醉的是谁家那白玉的钩子呢?
李商隐(812-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晚唐著名诗人,世称“小李杜”。他的诗以情感细腻、意象丰富著称,常常蕴含深邃的哲思和复杂的情感。
《即日》写于唐代中后期,李商隐此时正处于政治上的失意期,诗中充满了对人生无常、春花易逝的感慨,反映了他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奈的深刻思考。
《即日》是一首充满春日意象的诗作,通过描绘春花的凋谢,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短暂生命的惋惜。开篇“一岁林花即日休”,直接点明了主题,春天的花朵一旦凋谢,便是生命的一种结束。接下来的“江间亭下怅淹留”则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美好回忆的留恋。
诗人在细腻的描绘中,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融合,形成了一种浓厚的抒情氛围。“重吟细把真无奈”一句,体现了诗人对自己无力挽回的感慨。而“已落犹开未放愁”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既有对已逝之物的哀伤,也有对未来不可知的忧虑。
后半部分“山色正来衔小苑,春阴只欲傍高楼”,描绘了春日的美景,山色与春阴交织,但在美好之中依然透出一丝惆怅。结尾“金鞍忽散银壶漏,更醉谁家白玉钩”,将豪华与奢侈与失落感相结合,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
整首诗以春花的凋零为线索,展现了李商隐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既美丽又悲伤,令人深思。
整首诗表达了对生命短暂、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慨,体现了李商隐在失意中对美好事物的眷恋与无奈。通过春花的凋谢,诗人寄托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未来的忧虑,展现了他细腻而复杂的内心世界。
诗中“一岁林花即日休”意指什么?
诗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金鞍”和“银壶”象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