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九日晨起闷坐

《九日晨起闷坐》

时间: 2025-05-10 05:03:15

诗句

斜风密雨到重阳,忆到身家百感茫。

觅句了无新意味,从公难改旧衷肠。

潮声远近喧清梦,虫语周遭近小床。

毕竟似僧还是客,披衣起坐费思量。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5:03:15

原文展示:

斜风密雨到重阳,忆到身家百感茫。
觅句了无新意味,从公难改旧衷肠。
潮声远近喧清梦,虫语周遭近小床。
毕竟似僧还是客,披衣起坐费思量。

白话文翻译:

在重阳节这天,斜风细雨扑面而来,我的心中充满了对家庭的种种感慨与迷茫。想要写出几句诗句,却发现没有什么新意,心中对故人的情感也难以改变。潮水的声音远近交错,扰乱了我清晨的梦境,虫鸣环绕在我小床周围。毕竟我像个和尚一样孤寂,还是一个客人,披衣起身后,心中充满了思考和迷惘。

注释:

  • 斜风密雨:形容天气阴沉,风雨交加。
  • 重阳:指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
  • 身家:指家庭、家事,包含对故乡和家庭的思念。
  • 觅句:寻找诗句。
  • 从公:指旧友或故人,表示对旧情的留恋。
  • 潮声:海潮或江潮的声音。
  • 虫语:虫鸣声,暗示自然的声音。
  • 似僧:像和尚一样,表示孤独。
  • :表明诗人身处他乡,内心感到疏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廷理(1665-1748),字子晏,号静庵,清代诗人,出生于江苏。其诗作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常表现对家庭和故乡的思念。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重阳节,正值秋季,诗人身处他乡,因天气阴沉而感到心境的沉闷。诗中流露出对家乡与亲人的思念,以及在异乡的孤独感。

诗歌鉴赏:

《九日晨起闷坐》是一首抒情诗,渗透着作者对家庭的深切思念与对现实的思考。诗的开头描绘了重阳节的阴雨天气,给人一种沉闷的氛围,突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通过“斜风密雨”,读者能够感受到一种忧郁的情绪,与重阳节的传统意义形成鲜明对比。

接下来的“忆到身家百感茫”表达了作者对于家庭的深切思念,感慨万千却又无从言表。此句中,诗人展现了家与情感的深厚,却也隐含着对家庭现实的迷茫和困惑。接着“觅句了无新意味”,更是表现出诗人在创作上的无奈与挫败,似乎在努力追寻新的表达,却始终无法摆脱旧有的情感束缚。

后面几句描绘了潮声与虫鸣的自然景象,这些细腻的描写不仅增添了诗的画面感,也象征着诗人在孤独中对自然的依赖和思考的沉淀。最后以“毕竟似僧还是客”作为总结,反映出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深刻理解与思考,感叹于自己在生活中的孤独与迷茫。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索与对家的思念,读来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斜风密雨到重阳:描绘了阴雨渐重的天气,营造出一种压抑的氛围,暗示诗人的内心感受。
  2. 忆到身家百感茫:表现了对家庭的回忆和感慨,情感复杂而茫然。
  3. 觅句了无新意味:表示在写作中遭遇创作瓶颈,难以表达内心的情感。
  4. 从公难改旧衷肠:虽想抒发新意,却仍旧无法摆脱对旧友的情感。
  5. 潮声远近喧清梦:潮水的声音影响了清晨的梦境,暗示外界的干扰。
  6. 虫语周遭近小床:虫鸣声环绕,强调了孤独的环境。
  7. 毕竟似僧还是客:诗人感到自己既像一个孤独的和尚,又是个不属于此地的客人。
  8. 披衣起坐费思量:起床后,诗人陷入沉思,表现出内心的挣扎。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己比作和尚,强调孤独感。
  • 拟人:潮声与虫语似乎具有喧闹的特性,增添了生动性。
  • 对仗:如“斜风密雨”、“潮声远近”,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重阳节的阴雨天气,表达了诗人对家庭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深刻反思,展现出一种孤独与无奈的情感基调,蕴含了对人生的思考与对旧情的留恋。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风雨:象征困扰与忧愁。
  • 重阳:传统节日,寄托思念与情感。
  • 潮声:代表自然的声音,干扰内心的宁静。
  • 虫语:象征孤独与自然的相伴。
  • 僧与客:分别象征孤独的修行与在外的漂泊。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 A. 中秋节
    • B. 重阳节
    • C. 农历新年
    • D. 端午节
  2. 诗人面对的天气状况是?

    • A. 晴天
    • B. 多云
    • C. 风雨
    • D. 雪天
  3. 诗的情感基调是?

    • A. 欢快
    • B. 忧愁
    • C. 愤怒
    • D. 宁静

答案:

  1. B. 重阳节
  2. C. 风雨
  3. B. 忧愁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诗词对比:

可以将杨廷理的《九日晨起闷坐》与杜甫的《登高》进行比较,二者均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与孤独感,但杜甫的诗更注重对国家和社会的关怀,而杨廷理则侧重于个人情感与家庭思念。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杨廷理诗集》

相关查询

解使事泊棠阴时三弟皆在京师二首 其二 即事三首 其一 送李屯田守桂阳二首 其一 独归 拟寒山拾得二十首 其二十 拟寒山拾得二十首 其十六 拟寒山拾得二十首 其八 即事二首 其一 示宝觉 四皓二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淫祭 麦字旁的字 匸字旁的字 丫叉 瞻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反文旁的字 逢山开路,遇水叠桥 迈进 髟字旁的字 子字旁的字 手脚无措 碎红 稳平 众功皆兴 顾盼生辉 旁通曲畅 包含咄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拨的词语有哪些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