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10:30: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30:30
《送王彦声归苕溪二首》 李弥逊
相逢华发两星星,
旧事邯郸一梦惊。
舌底雌黄谙世味,
眼中青白见交情。
馀杯更觅论文具,
好树休啼唤客声。
后夜扁舟苕霅路,
增输寒月一溪横。
全诗翻译: 相逢时我们已是白发苍苍,像两颗星星般闪烁。往昔邯郸的旧事让我梦中惊醒。舌尖上的雌黄让我熟悉世间的味道,眼中的青白则显示了我们之间的深厚情谊。酒杯还没喝完,我又在寻找文人的笔墨。美好的树木不必再啼叫,呼唤客人的声音。后夜我将乘着小舟沿着苕溪而去,寒冷的月光横洒在溪面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弥逊,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他的诗作常以清新脱俗、情感真挚著称,特别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送别友人的场合,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过往岁月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哲思。
这首诗在形式上简洁而含蓄,内容上则蕴含了深厚的人生哲理和情感。开头两句通过描绘相逢时的状态,展示了时间的流逝与人事的变迁。借用“华发”与“星星”的比喻,突显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接着,通过“旧事邯郸一梦惊”,表达了对往昔的追忆,暗示着人生的无常和梦境的虚幻。中间两句运用“舌底雌黄”和“眼中青白”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谊深厚,情感真挚,象征着他们在生活经历中的共鸣。
后半部分则转向归途的情景,诗人借“扁舟”和“寒月”描绘了归家的宁静与淡淡的忧伤。整首诗在情感上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愁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展现了老友分别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友人的不舍,也有对未来的期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核心在于对友谊的珍视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表达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深情的怀念,体现了人们在面对离别时的复杂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华发”指的是什么?
A. 年轻
B. 年老
C. 生活
D. 旅行
“邯郸梦”象征了什么?
A. 美好
B. 现实
C. 虚幻
D. 友谊
诗人为何要提到“舌底雌黄”?
A. 表达对食物的喜爱
B. 表达对生活的体验
C. 表达对历史的追忆
D. 表达对自然的热爱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也体现了送别的情感,但李白更加强调对未来的期望,而李弥逊则更多体现了对过去的回忆与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