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7:17: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7:17:15
游梅坡席上杂酬
作者: 李弥逊 〔宋代〕
花拥山头白,云翻日脚斜。
银蟾已照路,游客莫思家。
这首诗描绘了梅坡的美丽景色:山顶被白花环绕,云彩翻滚,阳光斜射在脚下。夜空中的明月已经照亮了道路,但即便是这样的美好景致,游人也不应思念自己的家乡。
李弥逊,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闻名。他的诗多关注自然景观及人情世态,常带有哲理深思。
这首诗创作于游览梅坡时,正值春暖花开之际,诗人以自然景色激发思绪,感叹游子的孤独与美好景致之间的矛盾。
《游梅坡席上杂酬》是一首充满自然美感和哲理思考的诗。诗中前两句描绘了梅坡的美丽景色,"花拥山头白"与"云翻日脚斜"构成了一个生动的自然画面,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白色的花朵在青山绿水间点缀,给人一种清新而明亮的感觉。接下来的“银蟾已照路”则引入了夜晚的意象,月光照耀下的道路显得宁静而神秘。最后一句“游客莫思家”,则是诗人对游子的一个劝诫,尽管眼前的美景令人陶醉,但人们的心中常常会有对故乡的牵挂。
整首诗从春天的明亮过渡到夜晚的宁静,时间的流转与季节的变化在这里得到了体现。诗人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抒发了自己对游子心境的理解与感同身受,令人在享受美景的同时,也引发对家乡的思考。这种美与思念的结合,正是诗歌给人带来的深刻感受。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美好自然的赞美和对游子心境的理解,提醒人们在享受美景的同时,不必过于沉浸于对故乡的思念。
诗中“花拥山头白”中的“白”指的是什么颜色?
“银蟾”在诗中指代什么?
游客在诗中应如何对待自己的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