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14: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14:24
偶到灵山最上头,出檐高竹不知秋。
杖藜欲趁西溪月,未放闲身尽日游。
偶然来到灵山的最高处,屋檐下的高竹让我忘却了秋天的到来。
我手持拐杖,想要追逐西溪的明月,却没有放下悠闲的心情,尽情享受这一天的游玩。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弥逊,宋代诗人,生活在一个崇尚文人的时代,他的作品多反映出对自然的热爱和人生的思考。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流露出悠闲自得的情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李弥逊游览灵山时,表达了他在大自然中感受到的宁静与闲适,体现了他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哲学的思考。
李弥逊的这首《将至水西登漠山休休庵少憩遂过白云》通过描绘灵山的自然景色,表现了诗人超然物外、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诗的开头“偶到灵山最上头”便让人感受到一种闲适与随意,似乎没有刻意追求的目的,反而是随心所欲的游览。接下来的“出檐高竹不知秋”,诗人通过高耸的竹子来表达他对季节更替的淡然,似乎在这幽静的环境中,时间的流逝已不再重要。
“杖藜欲趁西溪月”则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景色的向往,手中的拐杖象征着他虽然有一些年纪,却依然心向自然,渴望追逐那月光下的美景。然而,最后一句“未放闲身尽日游”则道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他虽然渴望追逐,但却更享受这一刻的闲适与自由,这种矛盾恰恰是他对生活深刻理解的体现。
整首诗如同一幅山水画,描绘出了一幅宁静、优雅的生活画面,让人感受到诗人在自然中找到的平静和快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无拘无束的向往,反映了诗人追求内心平静与自然和谐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灵山”指什么?
A. 高山
B. 灵秀的山
C. 平原
D. 河流
“杖藜欲趁西溪月”意指什么?
A. 不想出去
B. 追逐明月的渴望
C. 拄着拐杖
D. 不喜欢秋天
诗的整体情感基调是什么?
A. 忧伤
B. 悠闲自得
C. 愤怒
D. 恐惧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与内心感受,两者都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悠然态度,但王维的作品更强调孤独与沉思,而李弥逊则更显得随意与洒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