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0:41: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0:41:37
夜阑人独坐,帘外露潺潺。
静爱鸣蛩细,凉宜摊卷看。
水沉留篆久,兰烬受风残。
虬箭城头转,罗衣怯薄寒。
夜深人独自坐着,窗帘外传来潺潺流水声。
在这宁静的夜晚,我喜欢听细细的蟋蟀鸣叫,
凉风习习,正适合摊开书卷细看。
水面印着篆书已久,兰花的残烬在风中摇曳。
城头的弓箭在不停转动,薄薄的衣裳让我感到寒意。
作者介绍:金至元,清代诗人,生平不详,风格多以清丽脱俗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作品多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夜深人静之时,诗人独坐,感受夜的寂静和秋的凉意,展现了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夜坐》是一首极具清新意境的诗作。诗的开头“夜阑人独坐”,便将读者带入一个静谧的夜晚,诗人独自一人,伴随的是窗外轻柔的流水声,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宁静的氛围。接着,诗人表达了对夜晚自然声音的喜爱,尤其是蟋蟀的细鸣,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满足。此时,凉爽的天气正好适合摊开书卷,显示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水沉留篆久,兰烬受风残”两句,描绘了水面上静谧的景象与兰花焚烧后的余烬,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事物的无常,给人一种淡淡的伤感,也反映了诗人对过去的追忆和对自然的感怀。“虬箭城头转,罗衣怯薄寒”则以形象的比喻,表达了夜晚的寒意和诗人对于自然环境的敏感。整首诗在细腻的意象中,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然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夜晚宁静的享受,对自然声音的欣赏,以及对生命短暂与孤独的感悟,透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哲思。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鸣蛩”指的是哪种动物?
A. 蛤蟆
B. 蟋蟀
C. 麻雀
诗人在夜晚独坐,窗外传来的声音是什么?
A. 风声
B. 水声
C. 人声
“罗衣怯薄寒”中的“怯”字是什么意思?
A. 喜欢
B. 害怕
C. 感到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