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21: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21:47
浪淘沙 寄步珊姊
作者: 沈善宝 〔清代〕
无计展眉头。秋在心头。
暮天新雁起汀州。
欲把远书交与寄,又怕沉浮。
帘卷月如钩。累我凝眸。
离怀渺渺水悠悠。
料得有人同怅望,十二层楼。
全诗翻译:
我无计可施,心中愁眉不展,秋天的忧思萦绕在心头。
傍晚时分,新的大雁从汀州起飞。
我想把远方的书信交给你,但又担心它在波涛中沉浮。
帘子卷起,月亮如钩。我不由自主地凝望。
离愁别绪如那遥远的水流,悠然无尽。
我想必有人和我一样怅惘,站在那高高的十二层楼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沈善宝,清代诗人,以其清新婉约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风貌,情感细腻,语言优美。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秋季,正值离别之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情感真挚,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人际关系的重视。
这首《浪淘沙 寄步珊姊》以“秋”为背景,开篇即点明了诗人的忧愁。全诗围绕着思念与离愁展开,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第一句“无计展眉头”便道出了诗人面临困境的无奈,秋天的到来更是加重了他的忧伤。随着“暮天新雁起汀州”的描写,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深化了离愁的主题。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想要寄书与友,却又因不确定而心生惶恐,“又怕沉浮”表现了对书信能否顺利寄达的担忧。这种情感在“帘卷月如钩”中得以升华,月亮的如钩形象暗示着孤独与思念,令人感受到浓浓的离愁。
最后一句“料得有人同怅望,十二层楼”则是对共鸣的期待,诗人在高楼望月之际,不禁想到了其他也在期待的人们,表达了对友情的向往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整首诗融情于景,情景交融,展现了沈善宝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精湛的艺术技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以及生活中的孤独感,体现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新雁”起源于哪个地方?
诗人想把书信交给谁?
“帘卷月如钩”中的“钩”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较,两者都表达了对离别的思念,但李清照的风格更为细腻,情感更为直接,沈善宝则通过自然景象描写深化了思念的主题。
推荐书目:
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可以加深对沈善宝的《浪淘沙 寄步珊姊》的理解与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