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35: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35:33
原文展示:
和史馆相公上元观灯 曾巩 〔宋代〕
九衢仙仗豫游归,宝烛星繁换夕晖。 传醆未斜清禁月,散花还拂侍臣衣。 天香暗度金虬暖,宫扇双开彩凤飞。 法曲世人听未足,却迎朱辇下端闱。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上元节夜晚皇宫中的盛大庆典。诗中,“九衢仙仗豫游归”形容皇帝的仪仗如同仙人般归来,“宝烛星繁换夕晖”则描绘了灯火辉煌如同繁星照亮夜空。“传醆未斜清禁月”描述了酒杯传递不停,月光下的宫禁显得格外清幽。“散花还拂侍臣衣”描绘了花瓣飘落,轻轻拂过侍臣的衣裳。“天香暗度金虬暖”形容宫中的香气在金龙装饰的暖阁中弥漫,“宫扇双开彩凤飞”则描绘了宫扇展开,彩凤图案栩栩如生。最后两句“法曲世人听未足,却迎朱辇下端闱”表达了法曲音乐的美妙让人听不够,而皇帝的辇车则缓缓驶入宫门。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巩(1019-1083),字子固,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与王安石、苏轼等并称“唐宋八大家”。曾巩的诗文以清新自然、含蓄深沉著称,其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曾巩在上元节(元宵节)观灯时所作,上元节是宋代重要的节日,宫廷会举行盛大的庆典活动,诗人通过这首诗描绘了宫廷庆典的盛况,表达了对节日喜庆气氛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上元节宫廷庆典的盛况,展现了节日的喜庆和皇家的威严。诗中“九衢仙仗豫游归”和“宝烛星繁换夕晖”两句,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皇帝仪仗的壮观和灯火的辉煌,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传醆未斜清禁月”和“散花还拂侍臣衣”则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宫廷庆典的细腻和优雅。“天香暗度金虬暖”和“宫扇双开彩凤飞”两句,通过对宫廷内部装饰和氛围的描绘,进一步增强了诗歌的华丽感和神秘感。最后两句“法曲世人听未足,却迎朱辇下端闱”则表达了法曲音乐的美妙和皇帝的尊贵,使整首诗达到了高潮。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上元节宫廷庆典的盛况,表达了节日的喜庆和皇家的威严,展现了诗人对节日气氛的赞美和对皇家庆典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九衢仙仗豫游归”描绘的是什么场景? A. 皇帝的仪仗归来 B. 宫廷庆典的盛况 C. 节日的喜庆气氛 D. 宫廷内部的装饰
“宝烛星繁换夕晖”中的“宝烛”指的是什么? A. 华丽的灯烛 B. 皇帝的仪仗 C. 宫廷音乐 D. 飘落的花瓣
“传醆未斜清禁月”中的“传醆”是什么意思? A. 传递酒杯 B. 宫廷音乐 C. 飘落的花瓣 D. 宫廷内部的装饰
“散花还拂侍臣衣”中的“散花”指的是什么? A. 飘落的花瓣 B. 华丽的灯烛 C. 宫廷音乐 D. 皇帝的仪仗
“天香暗度金虬暖”中的“天香”指的是什么? A. 宫中的香气 B. 华丽的灯烛 C. 宫廷音乐 D. 飘落的花瓣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