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6:30: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6:30:39
客夜怎生过。梦相伴绮窗吟和。薄嗔佯笑道,若不是恁凄凉,肯来么。来去苦匆匆,准拟待晓钟敲破。乍偎人一闪灯花堕,却对著琉璃火。
客夜怎么度过呢?梦中有你陪伴,在华丽的窗前吟唱。虽然有些轻微的怨恨,却假装笑着说,若不是如此凄凉,你怎么会来呢?来去匆忙,真想等到破晓的钟声响起。乍然依偎在一起,灯花一闪而落,却又对着琉璃的火焰。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涉及,但反映了作者对梦境与现实、孤独与陪伴的思考。
纳兰性德(1655-1705),满族人,清代词人,字容若,号若耕,因其才华横溢而被誉为“词宗”。他的一生多经历了政治动荡与个人悲剧,尤其是早逝的妻子让他常常沉浸在哀愁与思念之中。
本诗写于诗人对往事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感慨之际,反映了他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展示了他复杂的情感世界。
《寻芳草·萧寺记梦》是一首充满情感与细腻描绘的作品。诗中通过对梦境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孤独夜晚的深切感受。开头的“客夜怎生过”直接点出诗人身处异乡的孤独感,营造出一种沉重的氛围。而“梦相伴绮窗吟和”则将梦境与现实交织在一起,梦中吟唱的美好与现实的凄凉形成鲜明对比。
接着,诗人用“薄嗔佯笑道”表现出内心的矛盾,既有对孤独的怨恨,又有对梦中陪伴的珍惜。这种微妙的情感变化,恰如其分地反映了人们在孤独时的复杂心理。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感人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整首诗表达了对孤独的深刻感受,以及对美好梦境的渴望与追忆。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人们在寂寞时对温暖与陪伴的渴望。
诗人通过什么来表达孤独感?
“薄嗔佯笑道”中的“薄嗔”是什么意思?
诗中“琉璃火”象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