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38: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38:31
游紫溪山 其二
作者: 刘文炳 〔清代〕
岭峻林尤茂,幽奇此独钟。
逃禅为帝子,听法有神龙。
花散千崖雨,涛翻万壑松。
旷怀追谢屐,何处觅芳踪。
这首诗描绘了紫溪山的壮丽景色:山岭陡峭,森林茂密,这里尤为幽静奇特,令人向往。逃避世俗的禅师像是帝王般高贵,听闻佛法的神龙似乎也在此栖息。花瓣在千崖雨中纷纷飘落,涛声在万壑松间翻滚。诗人心境开阔,追忆谢家的木屐,不知何处去寻那芬芳的踪迹。
作者介绍
刘文炳,清代诗人,生平较为低调,作品多表现自然景观及个人情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融入哲理思考,具备浓厚的禅宗色彩。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清代,当时社会动荡不安,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及对世俗的逃避。
《游紫溪山 其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将紫溪山的风景展现在读者眼前。诗人首先描绘了山的高峻与森林的茂密,给人以一种奇特而幽静的感觉,营造出一种与世隔绝的氛围。接着,诗中提到“逃禅为帝子”,暗示诗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表现出对高洁灵魂的追求。在“花散千崖雨,涛翻万壑松”的描写中,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表现出一种动态的美感,仿佛自然与心灵交融。最后一句“何处觅芳踪”,不仅是对美好事物的追寻,也隐含了对人生意义的思考,表现了诗人旷达的心境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不仅是一幅优美的自然画卷,更蕴含了深刻的哲理与情感,展现了诗人崇高的精神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大自然的壮丽,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世俗的逃避,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寻,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旷达与哲理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帝子”指代的是谁?
A. 皇帝
B. 隐士
C. 武士
D. 学者
“涛翻万壑松”中,“涛”指代什么?
A. 风
B. 水流的声音
C. 鸟鸣
D. 人声
诗中对紫溪山的描绘,主要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A. 排比
B. 拟人
C. 夸张
D. 对比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刘文炳的《游紫溪山 其二》和王维的《山居秋暝》,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刘文炳的诗更加注重动态与哲理的结合,而王维则更突出静谧与内心的宁静。两者在意境上相辅相成,展现了各自独特的艺术魅力。
推荐书目
通过以上内容,您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游紫溪山 其二》的意境与背景,提升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