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9:39: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39:22
梅花
宋匡业 〔清代〕
不染纷华别有神,
乱山深处吐清新。
旷如魏晋之间士,
高比羲皇以上人。
独立风前惟索笑,
能超外自归真。
孤芳合与幽兰配,
补入离骚一种春。
这朵梅花不被世俗华丽所染,
在群山深处吐出清新的气息。
她的气质旷达如魏晋时期的士人,
她的高雅超越了羲皇之上的人。
她在风前独自挺立,只为一笑,
能超脱外物,回归真我。
孤芳自赏,与幽兰相配,
正如《离骚》中所描绘的春色。
作者介绍:宋匡业,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常常以自然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与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变革的时期。诗人通过梅花象征坚贞的品格和高洁的情操,表达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梅花》一诗以梅花为主角,展现了其高洁、坚韧的特质,象征着一种超然物外的精神追求。诗人在开头便强调梅花不受世俗纷杂的干扰,这一意象不仅描绘了梅花的特质,也隐喻了诗人渴望摆脱世俗束缚的心态。接着,通过对梅花生长环境的描写,展现出清新脱俗的气息,仿佛让人感受到山中空气的清新和宁静。诗中提到的“魏晋之间士”,使人联想到那个时期士人的风范,表现出诗人对理想人格的向往。
在后面的句子中,诗人通过“独立风前惟索笑”表达了梅花的孤高,强调其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是追求内心的真实与欢愉。最后,诗人在孤芳与幽兰的配合中,展现出梅花的独特之美,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梅花》整首诗通过清新的意象和独特的情感,传达了诗人对理想自我和真诚生活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美感与意境。例如“高比羲皇”是对梅花品格的夸张,表现出其非凡的气质。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表达人格的追求和对世俗的超脱,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和内心真实的向往。
诗词测试:
“不染纷华”意指:
A. 梅花接受世俗的影响
B. 梅花远离世俗繁华
C. 梅花有很多颜色
“旷如魏晋之间士”的意思是:
A. 梅花的气质高尚
B. 梅花的颜色鲜艳
C. 梅花生长在魏晋时期
诗中提到的“孤芳”主要强调:
A. 梅花的孤独
B. 梅花的美丽
C. 梅花的香气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