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和陶咏荆轲

《和陶咏荆轲》

时间: 2025-05-04 03:18:33

诗句

秦如马後牛,吕氏非复嬴。

天欲厚其毒,假手李客卿。

功成志自满,积恶如陵京。

灭身会有时,徐观可安行。

沙丘一狼狈,笑落冠与缨。

太子不少忍,顾非万人英。

魏韩裂智伯,肘足本无声。

胡为弃成谋,托国此狂生。

荆轲不足说,田子老可惊。

燕赵多奇士,惜哉亦虚名。

杀父囚其母,此岂容天庭。

亡秦只三户,况我数十城。

渐离虽不伤,陛戟加周营。

至今天下人,愍燕欲其成。

废书一太息,可见千古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18:33

原文展示

和陶咏荆轲
苏轼

秦如马后牛,吕氏非复嬴。
天欲厚其毒,假手李客卿。
功成志自满,积恶如陵京。
灭身会有时,徐观可安行。
沙丘一狼狈,笑落冠与缨。
太子不少忍,顾非万人英。
魏韩裂智伯,肘足本无声。
胡为弃成谋,托国此狂生。
荆轲不足说,田子老可惊。
燕赵多奇士,惜哉亦虚名。
杀父囚其母,此岂容天庭。
亡秦只三户,况我数十城。
渐离虽不伤,陛戟加周营。
至今天下人,愍燕欲其成。
废书一太息,可见千古情。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历史人物荆轲的思考和对历史事件的感慨。秦国如同马后牛般强大,吕氏再也无法与嬴政抗衡。上天想要加重对秦国的惩罚,却依赖李客卿的手。功成名就的人心中自满,积累的恶行如同京城的高山。自我毁灭总有一天会来临,慢慢地观察一切,看是否安然行走。沙丘之战狼狈不堪,笑声中落下了冠帽与缨带。太子不够坚韧,顾念的非但千万英才。魏国和韩国分裂,智伯的肘足无声。为何放弃成就的谋划,托国于此狂妄者。荆轲之事不足以细说,田光之老者可令惊讶。燕赵之地多奇士,惋惜啊,终究也是虚名。杀父囚母,这如何能容于天庭?亡秦不过三户之居,更何况我有数十城。渐离虽未受伤,戟却加于周营。到今天下之人,怜悯燕国希望其成功。废书一声叹息,足以见千古的情怀。

注释

  • 荆轲:荆轲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刺客,为了刺杀秦王而赴秦。
  • 李客卿:指李斯,秦国的丞相。
  • 积恶如陵京:比喻积累的罪恶与京城的高峰一样,形容其严重性。
  • 沙丘:历史上指的是一场重要的战役。
  • 太子:指的是秦国的太子,暗指其不够果断。
  • 田子:指田光,荆轲的朋友和支持者。
  • 燕赵多奇士:燕赵地区有许多杰出人才,意指荆轲等人的悲壮命运。
  • 天庭:古代神话中的神灵或天帝的居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著名诗人、词人、散文家和书法家。他的作品内容丰富,情感真挚,风格独特,常常表现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个人情感的深刻剖析。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正值国家动荡,诗人对历史事件的反思与对荆轲悲剧命运的感慨交织在一起,表现了他对英雄与历史命运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苏轼的《和陶咏荆轲》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哲理思考的诗作。通过对荆轲及其事迹的回顾,诗人不仅展示了荆轲这一历史人物的悲壮,也对当时社会的政治局势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诗的开头以“秦如马后牛,吕氏非复嬴”开篇,形象地描绘了当时强秦的压迫与吕氏的落败,暗示了历史的无常与英雄的无奈。

在对荆轲的评价上,诗人并没有简单地颂扬他的英雄行为,而是通过“荆轲不足说,田子老可惊”来表达对这一事件的复杂情感。荆轲的刺杀行动虽壮烈,但最终未能改变历史的走向,反而使得后人对其产生了遗憾和无奈。

诗中提到的“燕赵多奇士,惜哉亦虚名”,提醒我们即使有许多英才,但在历史的洪流中,他们的努力往往被淹没,最终成为虚名。结尾处“废书一太息,可见千古情”,更是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叹息与无奈,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秦如马后牛”:形容秦国的强大。
  • “吕氏非复嬴”:吕氏家族已不再强盛。
  • “天欲厚其毒”:上天想要加重对秦国的惩罚。
  • “假手李客卿”:依赖李斯的手段实现。
  • “功成志自满”:成功后人心自满。
  • “积恶如陵京”:恶行如同京城高峻的山。
  • “灭身会有时”:自我毁灭的时刻终会到来。
  • “徐观可安行”:慢慢观察以求安然行走。

修辞手法

  • 比喻:“秦如马后牛”形象地将秦国的强盛与其他国家的弱小相对比。
  • 对仗: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夸张:“积恶如陵京”用夸张手法表现恶行的严重性。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反思,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对英雄命运的无奈,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荆轲:象征着英勇与悲壮。
  • 秦国:代表强权与压迫。
  • 燕赵:象征着英雄辈出之地。
  • 历史:表现历史的无情与英雄的悲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荆轲的刺杀对象是哪个历史人物?

    • A. 汉王
    • B. 秦王
    • C. 魏王
    • D. 楚王
  2. 诗中提到的“太子”指的是哪个国家的太子?

    • A. 魏国
    • B. 赵国
    • C. 秦国
    • D. 楚国
  3. 诗中提到的“燕赵多奇士”意指什么?

    • A. 有很多名士
    • B. 有很多战争
    • C. 英雄辈出但未能成功
    • D. 以上都是

答案

  1. B
  2. C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荆轲刺秦王》:描述荆轲刺杀秦王的故事。
  • 《前出師表》:诸葛亮对国家殷切的希望与无奈。

诗词对比

  • 李白的《侠客行》:同样描绘了英雄豪杰的悲壮,但其风格更为豪放,着重于侠义精神。
  • 杜甫的《兵车行》:反映战争对平民的影响,关注社会现实与民生疾苦。

参考资料

  • 《苏轼全集》
  • 《宋代诗词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谢方德顺古风 原仲红酿甚佳尝有十壶之约小诗发一笑 和安汝功采紫竹杖篇 山馆偶题 夜饮 寄题陈良臣颐轩四首 游朱勔家园 次韵张守同往华严 吕丞相挽诗二首 汴京纪事二十首 其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歹字旁的字 悬进 九转丸成 一笑一颦 遐睎 一言半辞 摆动 垂头塌翼 包含萨的词语有哪些 鼎字旁的字 入字旁的字 鞠黄 男儿膝下有黄金 乃尔 阜字旁的字 三点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