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9:25: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25:36
清晓披衣寻杖藜,
隔墙已见最繁枝。
老人无计酬清丽,
夜就寒光读楚辞。
在清晨的晓光中,我披上衣服,手持拐杖去寻花草,
隔着墙壁已经能看到最繁盛的花枝。
年老的人已无计可施来回报这清丽的景色,
夜晚在寒光中读着《楚辞》。
作者介绍: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和仲,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一生坎坷,曾因政治原因被贬,诗歌创作风格多变,兼具豪放与婉约,深受后世推崇。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表达了他在乡村生活中的感受,既有对春日美景的欣赏,也透出对人生无奈的感慨。
《黄州春日杂书四绝》展示了苏轼在春日清晨的心境与思考。开头的“清晓披衣寻杖藜”描绘了他在晨光中走出室外的场景,表现出一种闲适与宁静的心态。随着春天的到来,万物复苏,诗人对“最繁枝”的观察,不仅是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是对生命力的感叹。
接着“老人无计酬清丽”一句,流露出一种对岁月流逝的无奈与感伤。尽管春日的美丽让人心醉,但作为年长者的诗人却感到无法回报这份美丽,这种情感让人倍感惆怅。
最后,诗人以“夜就寒光读楚辞”结束,显示了他在孤独的夜晚,借读书来寻找内心的安慰与寄托。这不仅是对文学的热爱,更是对过往情感的追忆与沉淀,形成了整首诗饱含哲思的意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春日的美丽与人生的无奈展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流露出对时间流逝、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苏轼的《黄州春日杂书四绝》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清晓披衣”中的“清晓”指什么时间?
诗中提到的“楚辞”是指: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