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24: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24:36
柏生两石间,天命本如此。
虽云生之艰,与石相终始。
韩子俯仰人,但爱平地美。
土膏杂粪壤,成坏几何耳。
君看此槎牙,岂有可移理。
苍龙转玉骨,黑虎抱金柅。
画师亦可人,使我毛发起。
当年落笔意,正欲讥韩子。
这棵柏树生长在两块石头之间,这是天命注定的。虽然说生长的艰难,但它与石头的命运是相互依存的。韩子只仰望平坦的土地,却只爱那样的美好。土壤中混杂着肥料和粪便,最终能形成怎样的变化呢?你看这树木的年轮,岂能轻易地改变?苍龙转动着玉石的骨骼,黑虎抱着金色的铠甲。画师若是能画出人来,让我不禁毛发竖立。那年我落笔时的意图,正是想要讥讽韩子。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兼具豪放与细腻,具有深厚的哲理。苏轼在政治上经历了多次波折,流亡生活使他的作品更加成熟、深邃。
《柏石图诗,并叙》是在苏轼观察到自然界中柏树与石头相依相伴的情景后而作,旨在探讨生命的艰辛与命运的必然,借用韩非的观点进行了反思与讽刺。
《柏石图诗,并叙》是一首以自然为题材的哲理诗,展现了苏轼对生命、命运、价值的深刻思考。诗中“柏生两石间,天命本如此”的开篇,便将生命的艰辛与命运的无常紧密相连。柏树在石间生长,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生命力,尽管环境恶劣,却依然顽强地生存。
接下来的“虽云生之艰,与石相终始”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强调了生命的相互依存和不可分割的关系。苏轼在对韩子的反思中,通过“土膏杂粪壤”的描写,质疑了单一追求表面美的价值观,指出了生命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整首诗在用词上简练而富有哲理,意象丰富,苍龙与黑虎的出现,则为诗增添了力量与威严的象征,暗示着自然界的法则与生命的尊严。最后一句“正欲讥韩子”则表明了诗人对传统观念的反思与批判,使整首诗在哲理与艺术上达到了统一。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探讨生命的艰难与命运的不可改变,反思单一的美学追求,强调生命的复杂性与相互依存。
苏轼的《柏石图诗》中提到的“韩子”是指?
A. 韩非
B. 韩愈
C. 韩信
D. 韩晔
“柏生两石间”中,柏树的生长环境象征了什么?
A. 美好的生活
B. 艰难的生存
C. 自由自在
D. 名利双收
诗中提到的“苍龙转玉骨”意指?
A. 生命的珍贵与力量
B. 平坦的生活
C. 画家的技艺
D. 诗人的心境
答案:1.A 2.B 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