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6:22: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6:22:51
前军红衲袍,朱丝系彭排。
后军细铠甲,白羽攒鞲靫。
辎车左右驰,万马拥长街。
送行动城郭,斗酒饮同侪。
壮士当报国,毋为故乡怀。
前军穿着红色的衲袍,朱色丝带系着彭排。
后军则身着细密的铠甲,白色羽毛装饰着弓箭和靴子。
辎车在两侧奔驰,成千上万的马匹拥挤在长街上。
送行的人们走出城郭,大家举杯畅饮,庆祝重逢。
壮士们应该报效国家,不要有对故乡的眷恋。
诗中提到的“壮士当报国”,体现了古代文人对忠诚于国家的情感。在历史上,许多名将与文人都怀有报效国家的决心,比如岳飞、文天祥等人,都是忠于国家的象征。
张翥,元代诗人,生平不详,但诗歌成就颇高。其作品多描写边塞风光,表现出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
《前出军五首》是张翥在战争时期创作的一组诗,表达了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战士的激励。此诗写于征战之际,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怀。
《前出军五首 其一》是一首激昂的军旅诗,展现了士兵出征前的壮丽场景和豪情壮志。诗的开头描绘了前军的服装,鲜艳的红衲袍和朱丝的点缀,营造出一种威武的气势。接着,后军的铠甲和白羽则展示了战士们的英勇与精锐。这些细节不仅强调了军队的整齐与威仪,也传递出士兵们出征的紧迫感。
在诗的中段,张翥描绘了辎车奔驰、万马奔腾的壮观场面,仿佛让读者感受到战斗的紧张与力量。而送行的情景则引入了人情味,战士们在举杯畅饮中,既是对友情的珍视,也是对即将面对的战斗的壮志豪情。这种欢愉的气氛与出征的严肃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人性中的复杂。
最后一句“壮士当报国,毋为故乡怀”,更是情感的升华。诗人在此呼唤壮士们要将国报作为己任,告诫他们不要因故乡的牵挂而影响使命。这种情感的忠诚与牺牲精神,正是古代士人所崇尚的价值观。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雄壮的气势和深厚的情感,表现了战士们的爱国情怀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前军红衲袍,朱丝系彭排。
描述前方军队的服装,生动展现出军队的威武形象,红色象征着勇气和斗志。
后军细铠甲,白羽攒鞲靫。
后方军队穿着轻便铠甲,白色羽毛点缀铠甲,展现出战士的英勇与轻便。
辎车左右驰,万马拥长街。
辎车在两侧疾驰,成群的马匹聚集在长街上,描绘出壮观的出征场面。
送行动城郭,斗酒饮同侪。
送行的人们走出城郭,大家举杯畅饮,体现出情谊和对战士的支持。
壮士当报国,毋为故乡怀。
强调壮士们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告诫他们要将国家放在首位,不要因故乡的思念而动摇。
整首诗的核心思想是激励壮士们为国家而战,强调忠诚与牺牲精神。在面对国家危难时,士人应当以报国为己任,不应因个人情感而动摇。诗中表现出的壮志豪情,反映了古代文人追求忠诚与责任的理想。
该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故乡的思念
B. 忠诚于国家的责任
C. 个人的追求
诗中“壮士当报国,毋为故乡怀”的意思是什么?
A. 壮士应该思念故乡
B. 壮士应该优先考虑国家
C. 壮士不必出征
“前军红衲袍,后军细铠甲”中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 比喻
B. 对仗
C. 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