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1:33: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33:55
骤雨归山尽,颓阳入辋川。
看虹登晚墅,踏石过青泉。
紫葛藏仙井,黄花出野田。
自知无路去,回步就人烟。
突如其来的大雨过后,山的轮廓渐渐消失,夕阳也沉入了辋川。远望彩虹挂在晚霞之中,踏着石头走过潺潺的青泉。紫色的葛藤掩藏在仙人所用的井旁,黄色的花儿在野田中盛开。自知无路可去,只好转身回到人烟繁盛的地方。
“雨后游辋川”是李端描写游玩辋川的诗作,辋川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的游览胜地,许多诗人都曾吟咏此地。诗中提到的“紫葛藏仙井”,暗示着古代对自然的敬仰和对神秘事物的向往,反映了道教文化中对仙境的追求。
李端,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在当时颇有影响,常以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为题材,风格清新自然。
此诗创作于一个雨后游玩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在游览辋川时的所见所感,折射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世间繁华的思考。
《雨后游辋川》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雨后辋川的美丽景色。开篇用“骤雨归山尽,颓阳入辋川”展现了骤雨过后的宁静与柔和,山与水的结合展现出一种幽静的美。接着,描写了彩虹与晚霞的美丽,诗人通过“看虹登晚墅”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向往,构建了诗歌的意境。
“踏石过青泉”则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在游玩过程中的细腻体验,青泉的清澈让人心旷神怡。接下来,诗人通过“紫葛藏仙井,黄花出野田”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神秘,紫葛和黄花的对比丰富了诗的色彩,增强了诗的层次感。
最后两句“自知无路去,回步就人烟”则引发了诗人的思考,虽然身处美景之中,但却感受到了一种孤独和无奈,表达了对归属与人情的渴望,形成了对比,给整首诗增添了一种深刻的情感基调。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对人情世态的思考,以及在游历中所感受到的孤独与对归属的渴望,形成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
诗中提到的“颓阳”是指什么?
a) 明亮的太阳
b) 夕阳
c) 月亮
“紫葛藏仙井”中的“紫葛”代表了什么?
a) 神秘
b) 快乐
c) 忧伤
诗人最后选择了怎样的方向?
a) 向山上走
b) 回到人烟处
c) 继续探索
答案:
李端的《雨后游辋川》与王维的《辋川闲游》均描绘了辋川的自然景观,但李端更注重雨后景色变化与情感的结合,而王维则更多展现了静谧的自然之美,二者在风格上各具特色,互为映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