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0:42: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0:42:08
焚香居一室,尽日见空林。
得道轻年暮,安禅爱夜深。
东西皆是梦,存没岂关心。
唯羡诸童子,持经在竹阴。
在一间香气四溢的房间里,我整天只能看到空旷的树林。得道之人轻松度过晚年,安静地修禅,喜爱夜深人静。东西方的一切都不过是梦,生与死又与我何干?我唯独羡慕那些年轻的学子们,他们在竹荫下诵读经文。
诗中提到的“持经在竹阴”象征着一种理想的修道生活,反映出唐代士人对清幽环境的向往和对道教、佛教修行的尊重。竹子在中国文化中常常象征着高洁和坚韧,也是文人雅士所追求的隐逸生活的意象。
李端,唐代诗人,字子璇,号陶渊,出身于书香门第,曾任职于朝廷。李端的诗歌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和隐逸生活,表现出对道教和佛教文化的关注。
这首诗作于李端晚年,反映了他对修道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纷争的超然态度。在唐代,士人追求隐逸与精神寄托的风气盛行,李端正是这一风气的受益者。
《同皇甫侍御题惟一上人房》是一首表现清幽禅意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焚香而居的环境,展现了内心的宁静与淡泊。在繁忙的世俗生活中,诗人选择了一种与世无争的生活方式,体现了对道理的追求和对内心安宁的渴望。
诗的开头“焚香居一室,尽日见空林”,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香气弥漫的房间和窗外空灵的树林。接着,诗人提到“得道轻年暮,安禅爱夜深”,表达了对修道生活的向往,尤其是对于老年人轻松安详的生活态度。诗人进一步思考人生的意义,“东西皆是梦,存没岂关心”,表明他对生命的生死与世事的无所谓,体现出一种超然的哲学观。
最后,诗人以“唯羡诸童子,持经在竹阴”结尾,表达了对年轻学子们的羡慕之情,他们在竹阴下认真诵经,正是他理想中的生活状态。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充分体现了唐代士人的风雅和理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修道生活的向往,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超然,体现了唐代文人对精神世界的探索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人通过哪种方式营造出静谧的氛围?
A. 焚香
B. 听水声
C. 读书
D. 看月亮
“东西皆是梦”中“东西”指的是什么?
A. 地理方向
B. 生活中的一切事物
C. 美食
D. 人际关系
诗中诗人最羡慕的是谁?
A. 自己
B. 皇甫侍御
C. 诸童子
D. 老年人
李端《同皇甫侍御题惟一上人房》 vs. 王维《竹里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