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8:04: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8:04:19
送乐平苗明府得家字
作者:李端 〔唐代〕
本自求彭泽,谁云道里赊。
山从石壁断,江向弋阳斜。
暮色随枫树,阴云暗荻花。
诸侯旧调鼎,应重宰臣家。
全诗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乐平苗明府的送别之情。诗人本来想要追求彭泽的那种高雅生活,谁曾想在途中遇到阻碍。山势从石壁处断裂,江水向弋阳斜流。傍晚的色彩随着枫树而变,阴云笼罩着荻花。诸侯的旧调似乎又在调和,应该更重视宰相的家庭。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端,字延之,唐代诗人,以诗歌见长,作品多表现豪放、清新之风。其诗风受到李白的影响,常以抒发个人情感、描绘自然景色为主。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李端送别乐平苗明府之际,实际上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现实的困境之间的矛盾,以及对官场复杂人际关系的思考。
这首诗在情感上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开头两句以“本自求彭泽”引入,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但随即以“谁云道里赊”反问,揭示出追求理想的艰难之路。接下来的描述通过山水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苍凉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失落。尤其“山从石壁断,江向弋阳斜”两句,展现了自然的险峻与人生的曲折,折射出诗人复杂的心境。
在暮色与阴云的描写中,诗人用自然景象反映内心的感受,枫树与荻花的意象使人联想到秋天的萧瑟与凋零,增强了离别的沉重感。最后一句“应重宰臣家”,则转折出对权力与现实的关注,表达了对人事变迁的无奈与思考。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与情感的抒发相结合,不仅展现了李端的高超艺术技巧,也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复杂与人心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对现实困境的感慨,以及对权力与人际关系的思考,展现出一种深沉的哲理思考与人文关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彭泽”象征什么?
a) 真实的地方
b) 理想的生活
c) 官场的权力
d) 自然的美景
“山从石壁断,江向弋阳斜”这两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拟人
b) 对仗
c) 排比
d) 夸张
诗的最后一句强调了什么?
a) 友情的重要
b) 对理想的渴望
c) 对权力的关注
d) 自然的美丽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