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3:14: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3:14:24
送潘景纯
王安石
东都曾以一当千,
场屋声名十五年。
晚赐绿衣随宦牒,
始操丹笔事戎旃。
明时正欲精搜选,
荣路何当力荐延。
赖有史君能好士,
方看一鹗在秋天。
这首诗描写了潘景纯的经历和对未来的期望。过去他在东都名声显赫,身处热闹的场屋中已有十五年。晚年时,他得到了官职,开始处理军事事务。如今正是选拔人才的时期,前途何时才能得到推荐和延续?幸好有史君这样的朋友善于识才,或许能看到他在秋天时像鹗一样翱翔高远。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冲之,晚号半山,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是“变法派”的代表人物,提出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改革,影响深远。他的诗词作品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也有沉郁,关注政治和社会现实。
《送潘景纯》创作于王安石担任宰相期间,潘景纯是王安石的好友,这首诗表达了对他前途的祝福和对人才重视的期望。诗中提到的“荣路”和“史君”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士人的重视和对友谊的珍视。
王安石的《送潘景纯》是一首充满人情味和对未来期盼的诗。诗中通过潘景纯的经历,展示了一个有才华的人在仕途上的起伏与对未来的渴望。开篇两句“东都曾以一当千,场屋声名十五年”,描绘了潘景纯在东都时的辉煌成就,体现出他在当时的影响力和声名。接下来的“晚赐绿衣随宦牒”则转到他晚年获得官职的场景,显示出他在仕途上经历的变化。
而后几句“明时正欲精搜选,荣路何当力荐延”则表达了对未来的忧虑和期待。王安石以“赖有史君能好士”来引入对友谊的赞美,透出一种对识人的赞赏和对未来的希望,最后以“方看一鹗在秋天”收尾,鹗在空中翱翔,象征着高远的志向和未来的美好展望。
整首诗结构严谨,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祝福,也有对社会的思考,展现出王安石作为诗人的成熟与深刻。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人才的重视,体现了王安石对社会的关怀与对未来的期待,传达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选择题:潘景纯在东都的地位是?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绿衣”象征着_____。
判断题:王安石在诗中对潘景纯的未来表示了悲观态度。 (对/错)
比较王安石的《送潘景纯》与杜甫的《赠花卿》,两首诗都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但王安石更侧重于仕途与社会的关系,而杜甫则更注重情感的抒发与友谊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