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遣兴二首

《遣兴二首》

时间: 2025-05-07 21:47:03

诗句

溪花入夏渐稀疏,雨气如秋麦熟初。

终日苦吟人不会,海边兄弟久无书。

读彻残书弄水回,暮天何处笛声哀。

花前独立无人会,依旧去年双燕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1:47:03

诗词名称: 遣兴二首
作者: 赵嘏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溪花入夏渐稀疏,
雨气如秋麦熟初。
终日苦吟人不会,
海边兄弟久无书。

读彻残书弄水回,
暮天何处笛声哀。
花前独立无人会,
依旧去年双燕来。


白话文翻译:
溪边的花随着夏天的到来渐渐稀疏,
雨气像秋天成熟的麦子般弥漫。
我整日苦吟,却无人能理解我的心情,
在海边的兄弟们已经很久没有来信。

读完了那本残破的书,我在水边徘徊,
黄昏时分,哪儿传来笛声的哀怨?
在花前独自伫立,没有人能够理解我,
依旧是去年那对双燕再次飞来。


注释:

  1. 溪花:溪流旁的花,象征自然景色的美丽。
  2. 雨气:指空气中弥漫的湿气,暗示季节的变化。
  3. 苦吟:苦心创作,表达诗人的孤独和无奈。
  4. 兄弟:指诗人的朋友或兄弟,表达对友情的渴望与思念。
  5. 残书:指破旧的书籍,象征着历史与记忆。
  6. 笛声哀:形容笛声中的忧伤情绪,反映诗人的内心感受。
  7. 双燕:指春燕,象征希望与重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嘏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字君猷,号白云,擅长五言诗及七言诗。他的作品以清新、自然著称,常常表达对生活、自然的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正值诗人对生活和友情的思考与感悟之时。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反映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诗歌鉴赏:
《遣兴二首》以清新的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友情的渴望。开头两句通过描绘溪边的花和雨气,营造出一种夏季将至的氛围,暗示着时间的变迁与生命的流逝。随着夏天的到来,溪边的花渐渐稀疏,给人一种萧瑟的感觉,似乎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失落。

接下来的两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长时间没有收到书信,使得诗人的孤独感加重。接着,诗人通过读书、弄水等动作,进一步展现了他的孤独与沉思。尤其是“暮天何处笛声哀”,不仅增添了诗歌的意境,还加强了情感的共鸣。

最后两句“花前独立无人会,依旧去年双燕来”,展现了诗人对往昔的回忆与对未来的期盼。双燕的归来象征着希望与重聚,虽然身边无人相伴,但对友谊的渴望依然存在。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友人的思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溪花入夏渐稀疏”:溪边的花随着夏天的到来逐渐稀少,暗示生命的流逝。
  • “雨气如秋麦熟初”:湿润的空气像秋天成熟的麦子,营造出一种夏末秋初的氛围。
  • “终日苦吟人不会”:整天苦心创作,却无人能理解,表达了诗人的孤独。
  • “海边兄弟久无书”:对远在海边的兄弟的思念,强调了友情的缺失。
  • “读彻残书弄水回”:读完残书后,徘徊于水边,象征对过去的回忆。
  • “暮天何处笛声哀”:黄昏时分,笛声传来,增添了孤独的情感。
  • “花前独立无人会”:在花前独自伫立,没人能理解,表现了诗人的孤独感。
  • “依旧去年双燕来”:双燕的归来象征希望与重聚,尽管孤独,仍对未来抱有期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雨气比作秋天熟麦,形象生动。
  • 拟人:笛声被赋予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仗工整,使诗歌更具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对友谊的渴望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人在孤独中思索,展现了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和对友情的执着追求。


意象分析:

  • 溪花:象征自然的美丽与生命的脆弱。
  • 雨气:代表季节变化,暗示人生的无常。
  • 残书:象征过去的记忆与历史,承载着诗人的思考。
  • 笛声:传达情感的悲凉与孤独。
  • 双燕:象征着希望与重聚,暗示友谊的持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溪花入夏渐稀疏”意在表达什么?
    A. 夏天的到来
    B. 生命的流逝
    C. 友情的缺失
    D. 自然的美丽

  2. “海边兄弟久无书”说明了诗人对什么的感受?
    A. 孤独
    B. 失落
    C. 思念
    D. 无奈

  3.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自然的赞美
    B. 对友情的渴望与思考
    C. 对时间的感慨
    D. 对生活的无奈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鸟鸣涧》:同样描绘自然与孤独的情感。
  • 李白《夜泊牛津》: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感悟。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对比,二者都表现了对友情的思念,但赵嘏的诗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绘,而杜甫则更加强调了人际关系的深厚。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唐代诗人传》

相关查询

暇日步西园感物辄为诗得七篇·酴醾 戏呈希古 喜雨四首四 喜雨四首 喜雨四首 喜晴 喜七兄疾愈二首 喜吉老甥见过 西园 西湖三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雾起云涌 党章 青蚨飞来 糸字旁的字 凛然正气 髟字旁的字 辵字旁的字 浟浟 十字旁的字 唆诈 素餐尸位 不可同年而语 巷术 瓮声瓮气 伏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协的成语 双人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