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1:47: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1:47:03
诗词名称: 遣兴二首
作者: 赵嘏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溪花入夏渐稀疏,
雨气如秋麦熟初。
终日苦吟人不会,
海边兄弟久无书。
读彻残书弄水回,
暮天何处笛声哀。
花前独立无人会,
依旧去年双燕来。
白话文翻译:
溪边的花随着夏天的到来渐渐稀疏,
雨气像秋天成熟的麦子般弥漫。
我整日苦吟,却无人能理解我的心情,
在海边的兄弟们已经很久没有来信。
读完了那本残破的书,我在水边徘徊,
黄昏时分,哪儿传来笛声的哀怨?
在花前独自伫立,没有人能够理解我,
依旧是去年那对双燕再次飞来。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嘏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字君猷,号白云,擅长五言诗及七言诗。他的作品以清新、自然著称,常常表达对生活、自然的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正值诗人对生活和友情的思考与感悟之时。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反映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诗歌鉴赏:
《遣兴二首》以清新的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友情的渴望。开头两句通过描绘溪边的花和雨气,营造出一种夏季将至的氛围,暗示着时间的变迁与生命的流逝。随着夏天的到来,溪边的花渐渐稀疏,给人一种萧瑟的感觉,似乎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失落。
接下来的两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长时间没有收到书信,使得诗人的孤独感加重。接着,诗人通过读书、弄水等动作,进一步展现了他的孤独与沉思。尤其是“暮天何处笛声哀”,不仅增添了诗歌的意境,还加强了情感的共鸣。
最后两句“花前独立无人会,依旧去年双燕来”,展现了诗人对往昔的回忆与对未来的期盼。双燕的归来象征着希望与重聚,虽然身边无人相伴,但对友谊的渴望依然存在。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友人的思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对友谊的渴望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人在孤独中思索,展现了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和对友情的执着追求。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溪花入夏渐稀疏”意在表达什么?
A. 夏天的到来
B. 生命的流逝
C. 友情的缺失
D. 自然的美丽
“海边兄弟久无书”说明了诗人对什么的感受?
A. 孤独
B. 失落
C. 思念
D. 无奈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自然的赞美
B. 对友情的渴望与思考
C. 对时间的感慨
D. 对生活的无奈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对比,二者都表现了对友情的思念,但赵嘏的诗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绘,而杜甫则更加强调了人际关系的深厚。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