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47: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47:37
原文展示:
次韵王忠玉游虎丘绝句三首
苏轼
当年大白此相浮,老守娱宾得二丘。
郡人有闾丘公,太守王规父尝云不谒虎丘,即谒闾丘。
规父,忠玉伯父也。
白发重来故人尽,空余丛桂小山幽。
青盖红旗映玉山,新诗小草落玄泉。
风流使者人争看,知有真娘立道边。
虎丘中路有真娘墓。
舞衣歌扇转头空,只有青山杳霭中。
莫共吴王斗百草,使君未敢借惊鸿。
白话文翻译:
在当年,大白(白云)在这里飘浮,老守(守卫)为宾客的到来而庆幸于有这两座山丘。
郡里有人叫做闾丘公,太守王规的父亲曾经说过,不去拜访虎丘,偏偏去拜访闾丘。
规父是忠玉的伯父。
白发再回故人早已尽散,只剩下丛生的桂树和幽静的小山。
青色的盖子和红色的旗帜映衬着玉山,新作的诗词如小草般落在玄泉旁。
风流的使者们争相观看,知道在路边有位真娘的墓。
舞衣和歌扇转头已空,只有青山在迷雾之中。
不要和吴王争斗百草,公子尚且不敢借助惊鸿。
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其诗词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作品风格多样,兼具豪放与婉约。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苏轼游览虎丘时,表达了他对故人的怀念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历史和文化的思考。
诗歌鉴赏:
苏轼的《次韵王忠玉游虎丘绝句三首》是一组对虎丘风景与历史人物的赞美之作。诗中呈现出苏轼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与对美好风景的赞叹。在游历虎丘的过程中,诗人不仅感受到自然的美丽,更被历史的厚重与人文的情感所震撼。诗中提到的“白发重来故人尽”,显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使人不禁感慨;而“青盖红旗映玉山”则展现了那种瑰丽的自然画面,似乎在诉说着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整首诗通过对比、意象的交替运用,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期许。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的交织,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自然美的追求。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选择题:
苏轼的《次韵王忠玉游虎丘绝句三首》是写给谁的?
A. 王忠玉
B. 吴王
C. 闾丘公
D. 自己
答案:A
填空题:
诗中提到的“真娘”是指__。
答案:古代传说中的人物。
判断题:
苏轼在这首诗中表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对 / 错
答案: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李白的《庐山谣》,同样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
诗词对比:
苏轼与王维的作品都涉及自然景观,苏轼的豪放与王维的婉约形成鲜明对比。苏轼通过对比的手法,展现了更为丰富的情感层次,而王维则侧重于宁静的哲思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