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送范景仁游洛中

《送范景仁游洛中》

时间: 2025-05-07 10:25:29

诗句

小人真暗事,闲退岂公难。

道大吾何病,言深听者寒。

忧时虽早白,驻世有还丹。

得酒相逢乐,无心所遇安。

去年行万里,蜀路走千盘。

投老身弥健,登山意未阑。

西游为樱笋,东道尽鵷鸾。

杖屦携儿去,园亭借客看。

折花斑竹寺,弄水石楼滩。

鬻马衰怜白,惊雷怯笑韩。

藓书标洞府,松盖偃天坛。

试与刘夫子,重寻靖长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0:25:29

原文展示:

送范景仁游洛中
苏轼

小人真暗事,闲退岂公难。
道大吾何病,言深听者寒。
忧时虽早白,驻世有还丹。
得酒相逢乐,无心所遇安。
去年行万里,蜀路走千盘。
投老身弥健,登山意未阑。
西游为樱笋,东道尽鵷鸾。
杖屦携儿去,园亭借客看。
折花斑竹寺,弄水石楼滩。
鬻马衰怜白,惊雷怯笑韩。
藓书标洞府,松盖偃天坛。
试与刘夫子,重寻靖长官。

白话文翻译:

小人真是黑暗的事情,闲适的退隐岂是公者所难?
大道大得让人无病可言,深刻的言辞让有心人感到寒冷。
忧国忧民虽早已白发,但驻留在世间的还有长生不老的丹药。
得酒相逢真快乐,无心的相遇让人感到安宁。
去年走了万里路,蜀道上走过千盘山路。
即使年纪渐长,身体却更加健壮,登山的志向依旧未减。
西行是为了樱桃竹笋,东道走尽了那华丽的鹤鸾。
拄着拐杖带着孩子去,园亭借给客人观赏。
在斑竹寺折花,在石楼滩弄水。
卖马的人怜惜白马,惊雷中也怕笑韩愈。
藓书标记了洞府,松树覆盖了天坛。
试着与刘夫子重寻靖长官的足迹。

注释:

  • 小人:指那些心怀不轨的人。
  • 道大吾何病:大道至大,无病可言。
  • 驻世有还丹:驻留在世间的长生不老药。
  • 得酒相逢乐:与朋友相聚畅饮,感到快乐。

典故解析:

  • 刘夫子:指刘禹锡,唐代著名诗人,诗中提及重寻靖长官,可能与刘禹锡的仕途有关系。
  • 靖长官:指唐代的长官,诗中可能隐喻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歌、散文、词都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尤其以豪放、洒脱的风格著称。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苏轼的朋友范景仁即将前往洛阳游览之际所作,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与对人生的思考。诗中蕴含着对时光流逝、人生旅程的感慨。

诗歌鉴赏:

《送范景仁游洛中》是一首典型的送别诗,透过对友人的祝福,展现出诗人对人生哲学的思考。整首诗的语调轻松而富有哲理,表达了对世事的淡然态度。在“得酒相逢乐,无心所遇安”中,诗人提到与友人相聚的快乐,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情谊。接着,诗人用“去年行万里”描绘了自己曾经的游历,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在对比“忧时虽早白”与“驻世有还丹”,诗人似乎在告诉友人,虽然忧国忧民的责任感可能让人感到沉重,但生活中依然有希望和乐趣。最后,诗中提到的“试与刘夫子,重寻靖长官”则是对过去的眷念,表达了对历史文化的向往与对理想的追求。

整首诗的结构紧凑,情感真挚,是苏轼在游历与思考中展现自我情怀的佳作,兼具了哲理与美感,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小人真暗事:小人多做阴暗之事。
  • 闲退岂公难:隐退的闲适并非公者所难以承受。
  • 道大吾何病:大道至大,何必有病可言?
  • 言深听者寒:深刻的言辞让听者感到寒冷与不安。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忧时虽早白,驻世有还丹”,形成平衡的句式。
  • 比喻:用“还丹”比喻长生不老的希望,表现出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送别之际的祝福,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与对友谊的珍视,展现了淡泊明志、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樱笋:象征新生与希望。
  • 鹤鸾:象征美好的事物,或隐喻高洁的志向。
  • 斑竹寺:象征宁静与自然之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小人真暗事中的“小人”指的是: A. 正直的人
    B. 心怀不轨的人
    C. 朋友
    D. 学者

  2. 诗中提到的“得酒相逢乐”表达了什么情感? A. 伤感
    B. 厌倦
    C. 快乐
    D. 忧愁

  3. “试与刘夫子,重寻靖长官”中提到的刘夫子是指: A. 苏轼
    B. 杜甫
    C. 刘禹锡
    D. 韩愈

答案:

  1. B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杜甫之蜀》:王勃的送别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
  • 《送别》:李白的送别诗,表现了对友人的祝福和离别的伤感。

诗词对比:

  • 《春夜喜雨》与《送范景仁游洛中》: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象,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但前者更注重细腻的情感,后者则侧重于人生的哲理思考。

参考资料:

  • 《苏轼诗词全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游长宁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 驾幸新丰温泉宫献诗三首 驾幸三会寺应制 奉和圣制立春日侍宴内殿出翦彩花应制 九月九日上幸慈恩寺登浮图,群臣上菊花寿酒 彩书怨 题颜宗湖山平远图卷 赵北口 其一 钤山堂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瓜区豆分 寡耦 子字旁的字 词约指明 喧豗 又字旁的字 士别三日,刮目相待 恩德如山 王字旁的字 绞丝旁的字 前门拒虎,后门进狼 千金价 鼓腹含哺 柴鸡 克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