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3:37: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3:37:49
游桃源洞
作者: 恩霖 〔清代〕
洞口沈沈罨绿阴,
风泉吹落碧云深。
仙源未必无寻处,
至竟谁存避世心。
在洞口,浓密的绿荫笼罩着,
微风和泉水将碧蓝的云彩吹落得更深。
仙境的源头未必没有可以寻找的地方,
然而,究竟有谁能保持那种逃避世俗的心情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桃源”源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描绘了一个与世隔绝、宁静美好的理想乡。诗中提到的“仙源”与“避世心”均与这一典故相关,反映出作者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恩霖,清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但其诗风以清新自然、情感细腻著称。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思考。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人心浮躁之际,诗人通过描写桃源洞的自然景色,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反思。
《游桃源洞》以其清新淡雅的自然景色和深邃的哲理思考,使读者在欣赏美的同时,发人深省。首句“洞口沈沈罨绿阴”描绘了一个幽静的环境,给人以宁静的感觉,仿佛是一个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接着,诗人通过“风泉吹落碧云深”,进一步营造出一种和谐的自然氛围,使人心灵得以放松。
诗的后两句则转向哲理思考,提出“仙源未必无寻处”,暗示即便是理想的生活并不遥不可及,而在结尾“至竟谁存避世心”中,诗人又提出了一个问题,反映出人们在纷扰的现实中是否还能保持那份对宁静生活的追求。这种内外景象的对比,以及理想与现实的思考,使整首诗充满了哲学意味,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主题思想在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现实生活的反思。诗人通过描写自然的美好,表达了对逃避世俗生活的渴望,同时也质疑这种心态在现实中的可行性和存在性。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洞口沈沈罨绿阴”的意思是什么?
“风泉吹落碧云深”中的“风泉”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避世心”表示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相比,恩霖的《游桃源洞》更加强调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现实的反思,体现了清代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思考。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