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21: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21:18
木棉开遍野,利溥胜桑麻。足作章身服,非同炫目花。薅应偕妇子,摘拟倩邻家。白毡浑堪织,高昌莫浪夸。
这首诗描绘了木棉花在田野间盛开的景象,仿佛比桑麻还要丰盛。它的花朵可以用来制作衣物,绝不是那种仅仅用于观赏的花。收割时应同妻子儿女一起,采摘时也可以去邻居家。用白毡可以织出好布,高昌的织品不要随便夸耀。
刘天谊,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关注民生的题材而闻名。他的诗作常常展现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思考。
这首诗写于清代,时代背景下,农业经济是主要的经济形式,农民的生活与植物的生长息息相关。木棉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其用途和价值在诗中得到了体现。
《南皮杂诗 其二》通过描绘木棉盛开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理解。诗的开头“木棉开遍野”以生动的画面引领读者进入一幅充满生机的田野,接着“利溥胜桑麻”则强调了木棉的经济价值,表明它的丰盈与实用性,远超其他作物。诗人借此表达对劳动生活的尊重,认为劳动不仅是生存的需要,也是与家庭成员共同参与的过程,体现出一种和谐的家庭观和社会观。
后半部分提到“白毡浑堪织”,更是将木棉的实用性推向高潮,强调了它在纺织中的重要性。这不仅是对木棉的赞美,也是对劳动者智慧和勤劳的肯定。在最后一句中提到的“高昌莫浪夸”,则是对虚荣和浮夸的一种批评,提醒人们要注重实用价值而非表面光鲜。
整首诗在简洁的语言中蕴含了深厚的情感,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生活的思考,表现出诗人对当时社会的关切。
整首诗通过描绘木棉的生长与用途,表达了对劳动生活的赞美与对家庭、邻里关系的重视,提倡实用与真实的价值观。
木棉花在诗中被比作什么?
A. 桑麻
B. 桃花
C. 菊花
D. 玫瑰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赞美
B. 批评
C. 忧伤
D. 喜悦
诗人提倡在收割时应该:
A. 独自一人
B. 与家人一起
C. 找邻居帮忙
D. 休息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刘天谊的诗更注重对生活的真实描绘,而李白则表达了个人情感的孤独与高远,展现出两种不同的诗歌风格和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