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01: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01:05
诗词名称: 陌上花
作者: 释英 〔元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江南三月芳菲菲,杂花生树莺乱飞。
美人一去几斜晖,城郭空在人民非。
山河满目草离离,留得歌声落翠微,
犹自叮咛缓缓归。
白话文翻译:
在江南三月,花香四溢,各种花朵在树间盛开,黄莺在空中翩翩起舞。
美人离去,夕阳的余晖显得格外柔和,城郭依旧空在,百姓却无所依赖。
山河之间,满目都是离散的草木,唯独那歌声在翠绿的山谷中回荡,
我仍然轻声叮咛,缓缓归去。
注释:
典故解析:
“江南三月”常用来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象,是唐诗中的常见意象。诗中提到的“美人一去”可能寓意着离别的伤感,而“城郭空在”则反映了社会动荡带来的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释英,元代僧人,文学成就颇丰,擅长诗词,多以自然景观和人情世态为题材,作品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陌上花》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江南的春景,抒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离别的感伤。
诗歌鉴赏:
《陌上花》是一首典型的描写江南春景的古诗。在诗的开头,描绘了三月江南的花海和鸟鸣,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画面。诗人通过“杂花生树莺乱飞”展现了自然的繁华与活力,使读者感受到一幅动人的春日图景。
然而,随着“美人一去几斜晖”的转折,诗歌的情感开始转向伤感与孤独。美人的离去象征着美好事物的失去,夕阳的余晖则增添了几分惆怅。这种从繁华到萧索的对比,突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城郭空在人民非”一句,反映了社会的动荡与人民的困惑,诗人用“山河满目草离离”来形容大地的荒凉,似乎在表达对国家与人民命运的忧虑。最后的“留得歌声落翠微”,则是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与不舍,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命的热爱。
整首诗在描绘春景的同时,融入了作者对人生、社会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与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春天的美好与人生的离愁,表达对生命、自然的热爱及对社会现状的忧虑,情感深邃,意蕴丰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杂花生树莺乱飞”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象?
a) 夏天
b) 秋天
c) 春天
d) 冬天
“美人一去几斜晖”中的“斜晖”指的是什么?
a) 早晨的阳光
b) 正午的阳光
c) 傍晚的阳光
d) 午夜的月光
诗中表现了对什么的怀念?
a) 自然景色
b) 美好回忆
c) 友谊
d) 国家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以上内容为《陌上花》的详细解析与赏析,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