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09: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09:31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大道的实行是这样的:天下是大家的,选拔贤能之人,讲究诚信和和睦。因此,人们不单单亲近自己的亲人,也不单单只爱自己的孩子,让老人都有所依靠,壮年人能够施展才华,年轻人能够得到良好的教育,孤寡孤独、身体残疾的人也都能得到照顾。男人有他应尽的责任,女人有她应归的位置。财富不应随意抛弃在地上,也不必私藏于己;力量不应只为自己所用,也不必只为自己服务。因而,阴谋和不正之事不会滋生,盗贼和混乱的现象不会出现,所以外面的门也不必关闭,这就是所谓的大同世界。
《大道之行也》为先秦时期的作品,作者不详。先秦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哲学思想发展时期,涌现出众多思想家,如孔子、老子等,强调伦理和社会和谐的重要性。
该诗的产生与当时社会动荡、思想变革密切相关。人们渴望一种理想的社会状态,希望在社会中实现公平、正义与和谐。
这首诗以“大道之行”为引子,描绘了理想社会的蓝图。全诗强调了公有制的理念与社会责任感,展现了“天下为公”的宏大思想。通过对老年、青年、孤寡者的关照,以及对财富和力量的平衡使用,诗中反映了一个理想社会的全面关怀。
诗中所提倡的“选贤与能”,不仅是对人才的重视,更是对社会公义的追求。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该在合适的位置上发挥作用,这种平等与互助的精神为诗的情感基调奠定了基础。
整首诗以“故”字引导,逻辑清晰,层层递进,展现了理想社会中人们的生活状态和行为规范。最后以“大同”收尾,给人以希望和向往,激励人们追求更美好的社会。
全诗传达了一个清晰的理想社会观念,强调公平、和谐与共同责任,倡导人们超越个人利益,为社会的整体利益而努力。
诗中提到的“大同”是指什么?
A. 个人利益
B. 共同利益
C. 财富的积累
D. 权力的集中
诗中提到的“选贤与能”强调了什么?
A. 选拔亲属
B. 选拔有德有才之人
C. 选拔有钱人
D. 选拔有权势者
诗中提到的“矜寡孤独废疾者”是指?
A. 富人
B. 老人
C. 孤儿和残疾人
D. 青年
答案: 1.B 2.B 3.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