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兰陵王·京师中央公园残莲

《兰陵王·京师中央公园残莲》

时间: 2025-05-05 10:24:18

诗句

渐萧瑟。

高柳残蜩咽急。

凭阑处、迎望翠云,簇拥柔红殢无力。

秋来未几日。

惊说冰肌暗瘠。

肠未断时,先织愁丝过千尺。

闲寻旧细舄。

记袖影桥红,眉攒波碧。

花容人面争倾国。

偏玉辇难驻,绮霞轻散,何人迤逦共暑夕。

更香坠谁惜。

岑寂。

问消息。

算月总缠绵,蛩最凄恻。

斜纹宛宛伤心色。

纵曲榭倚遍,断魂难觅。

莽抬头处,视倩影,在素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0:24:18

原文展示

兰陵王·京师中央公园残莲
作者: 马叙伦 〔近代〕

渐萧瑟。高柳残蜩咽急。
凭阑处迎望翠云,簇拥柔红殢无力。
秋来未几日。惊说冰肌暗瘠。
肠未断时,先织愁丝过千尺。
闲寻旧细舄。记袖影桥红,眉攒波碧。
花容人面争倾国。
偏玉辇难驻,绮霞轻散,何人迤逦共暑夕。
更香坠谁惜。岑寂。问消息。
算月总缠绵,蛩最凄恻。
斜纹宛宛伤心色。
纵曲榭倚遍,断魂难觅。
莽抬头处,视倩影,在素幅。

白话文翻译

渐渐感到萧瑟。高高的柳树下,残留的蝉声急促。
我倚在栏杆上,远望翠绿的云朵,柔红的花儿无力地簇拥着。
秋天来得不久,惊讶地听说她的肌肤已经暗淡瘦弱。
心肠未断时,先编织愁绪千尺。
闲来寻访旧时的细鞋。记得袖子影子映在桥上,眉头皱起如波澜。
花容与人面争相倾国。
可是那玉辇难以停留,绮丽的霞光轻轻散去,谁能与我一同在这个夏末的傍晚徘徊。
更香的花瓣又有谁来珍惜。寂静无声。问询她的消息。
算起来月亮总是缠绵,蝉声最为凄恻。
斜纹的衣衫映出伤心的色彩。
纵然在曲榭倚遍,断魂依然难以寻觅。
莽然抬头处,看到那倩影,在洁白的画幅上。

注释

  • 渐萧瑟:渐渐感到凄凉。
  • 高柳残蜩:高大的柳树下,残留的蝉声。
  • 凭阑:依靠栏杆。
  • 肠未断时:心肠未断时,意指情感未尽。
  • 细舄:细鞋,指精致的鞋子。
  • 偏玉辇难驻:玉辇(豪华的车)难以停留,形容时间流逝快速。
  • 岑寂:寂静无声。

典故解析

此诗提及的“玉辇”象征着尊贵和美好,但在此却难以停留,暗示美好事物的短暂和无常。诗中的“月总缠绵”则引申出对爱情和思念的深切感受,月亮在古代诗词中常常用于寄托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马叙伦(1885-1962),字子韵,号潇湘,近现代著名诗人、书法家。他的诗作以情感真挚、意境优美而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民国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不安之际,诗人对生活与爱情的思考融入了时代的情感。

诗歌鉴赏

《兰陵王·京师中央公园残莲》是一首充满秋意的抒情诗,诗中描绘了一个凄凉的秋天场景,伴随着对美好事物短暂的感慨。诗人通过高柳、残蝉、翠云等意象,构建出一幅秋天的画面,营造出萧瑟的氛围。诗中的情感波动与自然景象交织,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往昔的怀念。

诗句“花容人面争倾国”描绘了美丽与妩媚的对比,显示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无奈。而“岑寂。问消息”则再次突显出内心的孤独与对往事的追忆。整首诗在细腻的描摹中流露出一种伤感的情绪,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爱情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渐萧瑟:开篇便引入了忧伤的氛围,象征着秋天的来临。
  • 高柳残蜩咽急:残蝉的急促鸣叫暗示了生命的短暂与离别。
  • 凭阑处迎望翠云:此句描绘了一个静谧的景象,表现出诗人对美好时光的向往。
  • 纱窗外的花和人的面容争相倾国:比喻美丽的事物常常引发内心的波澜。
  • 月总缠绵、蛩最凄恻:夜晚的月亮和蝉声的结合,营造出一种深沉的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花容人面争倾国”,通过比喻表现出对美的向往。
  • 拟人:如“蝉声急促”,给蝉赋予了人的情感。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运用对仗,增强了音律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爱情的感悟。秋天的萧瑟与内心的孤独交织在一起,反映了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高柳:象征着孤独与思念。
  • 残蝉:代表着生命的无常。
  • 翠云:象征着美好的回忆与向往。
  • 玉辇:象征着荣华富贵,但也暗示着短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残蝉”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悲伤
    • C. 无奈
    • D. 希望
  2. “玉辇难驻”中的“玉辇”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美好事物
    • C. 旅行
    • D. 失落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对比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皆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出内心的情感。但马叙伦的作品更侧重于对秋天的描绘,而李清照则更倾向于对爱情的细腻表达。

参考资料

  • 《近现代诗人作品选》
  • 《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春日杂咏九首 知郡韩公挽诗 其二 寄题福州程进道止戈堂二首 送王三十六机宜召赴行在 冬雪呈太守张嵇仲三首 次韵国村送游黄山之作二首 五石·阴壑 次韵春日即事 自鄱阳得请天台散吏解官就道恍然自适戏成 秋晚十咏 散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地坼天崩 丧氛 包含顽的成语 无可非议 挑大梁 屮字旁的字 包含湿的成语 穷乡僻壤 喉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耂字旁的字 十字旁的字 留一手 阳九之厄 飞屧 秦晋 鼎成龙去 单人旁的字 立刀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