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3:31: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3:31:03
鹰犬一何骄,霜明远近郊。
鸾皇不触网,狐兔自充庖。
熠熠流鸣镝,纷纷过绿髾。
雄飞侵汉下,杀气与云交。
翦棘争探穴,摧林竞覆巢。
惟开三面者,盛德播弦匏。
这首诗描绘了狩猎的景象,鹰犬骄傲地在霜明的郊外奔跑,猎物鸾鸟没有触碰到捕网,狐狸和兔子则成为了厨房的食材。鸣镝声响亮,箭矢飞过绿树,雄鹰在汉水之下翱翔,杀气与云彩相交。猎人们在荆棘中探寻猎物的洞穴,摧毁森林中的鸟巢。只有那些能够开拓三面的人,才是真正的德行高尚之人。
“翦棘争探穴”中的“棘”指荆棘,古人多用其象征遇险、艰难的境地;而“盛德播弦匏”则引申出一种高尚品德的象征,说明在狩猎中,真正的高贵品质不仅在于捕获猎物,更在于德行的体现。
作者介绍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号雪斋,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著名的“庆历新政”发起者。其诗文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风格多变,常以豪放著称。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北宋时期,正值范仲淹在政治上积极推动改革之际。他借助狩猎的场景,表达了对勇敢和力量的赞美,同时也反映出他对社会现状的思考。
《观猎》是一首充满活力和生机的古诗,生动地描绘了狩猎时的紧张氛围与猎人们的英勇形象。诗中采用了大量生动的意象,如“鹰犬”、“鸾皇”、“流鸣镝”等,营造出一幅气势磅礴的猎场景象。尤其是在“雄飞侵汉下,杀气与云交”一句中,“雄飞”不仅指鹰的高飞,更象征着猎人征服自然的勇气与决心。整首诗的节奏感和气势感都十分强烈,体现了范仲淹对生命力的赞美和对人类勇气的歌颂。
此外,诗的最后两句则引入了道德观念,强调真正的英雄不仅在于狩猎的技巧,更在于道德的修养,形成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种深刻的哲理使得诗歌超越了单纯的狩猎描写,赋予了更深的社会意义。
逐句解析:
全诗通过狩猎这一主题,探讨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对抗和和谐,强调勇气、技巧与道德的结合,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鹰犬”象征什么?
“鸾皇不触网”意味着什么?
诗中“盛德播弦匏”表达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